科室: 面板科 主任醫師 弓娟琴

  色為臟腑的外榮,五臟皆應於五色,正常情況下含而不露。如五色外露,無論見於面部或見於汗、尿、帶等皆為臟腑功能失常,精氣不能攝納致精氣外溢之兆。色汗可反映內臟的一些疾病。
  1、黑汗
  色黑屬腎,汗見黑色多為腎虛之徵兆,如黑而清稀則為心腎失調,當調補心腎以斂精氣,如黑而粘稠則又為腎陰虛溼熱之象,又當育陰清利溼熱。患者因嗜酒頭部及五心出黑汗,汗粘而稠伴頭暈夢多、心煩、舌質紅苔薄黃、脈細。餘仿交通心腎清利溼熱之法,予交泰丸合六味地黃湯加車前子、滑石、木通、疊進十餘劑而愈。
  2、黃汗
  黃汗者,溼熱之徵。色黃屬脾,黃汗為脾色外露之兆,多為脾被溼熱阻囿或脾虛失斂所致,如色清稀而黃為脾虛黃汗,而色粘稠而黃則為溼熱黃汗。《金匱要略》即有歷節黃汗的記載,如曰:"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歷節黃汗多伴脾失運化,故黃汗病多兼浮腫,與黃疸的鑑別為目睛不黃。患者因五心部位(即手足心、前胸)汗出黃染而就診於餘。自述曾有冒雨耕耘後周身疼痛,遂竟漸出黃汗,診之,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此溼熱素蘊,又感風寒,寒熱交作困阻中州,脾失健運髒色外露之故。餘先予菌陳蒿湯六劑後,黃汗見輕,惟肢體仍痛,遂易金匱木防己湯八劑竟愈。

  3、白汗
  白屬肺,為肺色外露,多為心肺陽虛,宗氣不足所致。見白汗出為不祥之兆,如《素問·經脈別論》曰:"真虛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即指白汗可見於真心痛,說明白汗與心肺虛衰的關係。白汗有時也偶見於劇痛,如《金匱要略》腹滿寒疝篇曰:"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4、紅汗
  指肌衄,紅屬心,心主血脈,心屬火髒,心火重時可出肌衄自愈。紅汗為汗出淡紅色,《諸病源候論·血病諸候》稱之為"血汗",多為氣虛之候,亦為心肝火旺之兆。
  此外,紅汗與自衄應有所區別,自衄出現於急性熱病、高熱火盛時,因起到汗出而熱解的作用,故曰:"紅汗",然而自衄雖亦俗稱"紅汗",但部位非出於玄府,而是出於鼻孔,故並非真正的紅汗。前賢認為小兒出生汗出如血者,不吉之兆,多夭壽。
  血汗症的預報價值在於常為內體其他部分出血的訊號,發現紅汗須對內體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此外,服碘化鉀等化學制劑,亦易出現藥物性紅汗症。
  5、綠汗
  為清綠色之汗液,清綠為肝膽之色,汗色青綠,提示肝膽精氣外洩,臨床上可見於"膽倒"一症(膽受牋伐),乃大凶之兆。此外,消渴病嚴重期出現青綠色汗為酮中毒的訊號。其他,注射美藍,亦可形成藥物性藍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