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趙忙所

  皮質膠質增生、梗死和鈣化、皮質下空泡化等病理改變,大腦大靜脈異常擴大,並與很多細小動脈相連。腦損傷發生的機制主要是動脈盜血、繼發於心力衰竭的腦缺血、出血性梗死、病變壓迫及手術創傷等。
  皮質膠質增生的診斷主要依靠發病年齡及臨床表現,但確診需要放射學檢查。新生兒出現頑固性心力衰竭伴顱內血管雜音;嬰兒出現腦積水均應考慮到本病的可能,對於能聽到顱內血管雜音或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者,則診斷可基本確定。進一步確診可行核磁共振成像、腦多普勒超聲、實體覺和複合感覺檢查。
  1、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也稱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出的電磁波,據此可以繪製成物體內部的結構影象。
  2、腦多普勒超聲
  通過腦多普勒超聲對腦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經顱彩色多普勒顯象經顳窗、枕窗、眶窗探查,可探及大腦動脈,根據顱內血管的流速、頻寬、流向異常或音訊異常等確定,應用於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及病因分類。
  3、實體覺
  實體覺(stereognosis)是測試手對實體物的大小、形狀、性質的識別能力。
  4、複合感覺檢查
  複合感覺檢查包括面板定位感覺檢查、兩點辨別感覺檢查、圖形覺及實體覺檢查。這些感覺是大腦綜合、分析、判斷的結果,故也稱皮質感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