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吃零食一直以來被許多家長和醫生們反對,但是,合理、適當的零食反而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有益,所以,在這裡要為孩子吃零食平反。
近年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和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簡稱《指南》)正式出臺。《指南》指出,2007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食品所開展的中國居民零食專項調查顯示:零食可為兒童青少年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及營養素,科學、合理的消費零食,補充一日三餐所缺少的食物種類,是可以達到膳食平衡,促進其生長髮育的。
寶寶幾乎都愛吃炸雞塊、炸薯條。不給吃,孩子饞得慌;給吃,又怕影響他的食慾,還怕吃出個肥胖、營養不良零食真是叫家長又氣又恨。
其實,零食也是合理膳食的組成部分,如果選擇對了不僅無害,對身體還是有益的,關鍵是看怎麼吃。《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將孩子喜歡的零食分為了十大類,按“可經常食用”、“適當用”和“限制食用”三個級別來推薦。家長們可以按照營養專家的指導,放心地給孩子們吃零食了。
糖果類零食
專家點評白白胖胖的棉花糖、酸甜可口的話梅糖……不管處於多大的年齡段,糖果都是孩子們的最愛,但遺憾的是,糖果被“可經常食用”級別拒之門外,而被納入“限制食用”的級別。
原因不必多說,吃糖太多不僅對牙齒不好,還會影響食慾,導致孩子發胖。最新研究還證明,孩子吃糖太多會使眼睛糖化,從而導致近視。這些被掛了“黃牌”的糖果包括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水果糖及話梅糖等。而巧克力則成了糖果家族中惟一一個可以“適當食用”的成員,包括黑巧克力、牛奶純巧克力等。這是因為巧克力的營養素含量相對豐富,但是卻含有一定的脂肪、新增糖,所以只能適當食用。
肉類、蛋類零食
專家點評在這一類零食裡只要是低脂、低鹽、低糖的,天然又極少加工的,就屬於“可以經常食用”的級別,例如水煮蛋。
不過,小朋友們愛吃的牛肉乾、松花蛋、火腿腸等零食就屬於“適當食用”系列了,因為這些零食雖然也有營養,但多數都是熏製及醬滷出來的,含有大量的食用油、鹽、糖、醬油、味精等調味品,並在製作中損失了很多營養成分,還添加了少量亞硝酸鈉作為防腐劑和增色劑,因此過量或長期食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代表零食還有肉脯、滷蛋、魚片等。
而炸雞塊、炸雞翅等因為主要成分為高脂肪和高鹽,缺乏人體需要的其他營養素而被列為“限制食用”的級別,所以愛吃這些油炸肉類食品的孩子的父母們,一定要管住小傢伙的嘴,以免增加孩子肥胖、高血壓及其他慢性病的風險。
穀類零食
專家點評穀類零食的種類有很多,煮玉米是,月餅是,膨化食品也是,但它們的地位可大不一樣。
煮玉米、無糖或低糖燕麥片、全麥餅乾、無糖或低糖全麥麵包等都屬於低脂、低鹽、低糖的食品,因此是“可以經常食用”的。
月餅、蛋糕及甜點則因為添加了中等量的脂肪、鹽和糖而屬於“適當食用”的零食。
至於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乾、方便麵、奶油蛋糕等,雖然外形誘人,口味甜美,但卻含有較高脂肪、鹽及糖而要“限制食用”。
尤其是膨化食品,更是高油、高能量、高鹽、高糖、高味精集於一身,長期大量食用會造成營養不足和脂肪積累。如果在飯前吃,還易造成飽脹感,影響正常進餐,而其中含有的鉛,還會影響兒童生長髮育。
豆及豆製品零食
專家點評在零食中,該類零食屬於少見的不“限制食用”的零食,也難怪,豆製品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對人體補充鈣成分有極大的好處。例如豆漿、烤黃豆等都是“可以經常食用”的。
但是,像經過加工的豆腐卷、怪味蠶豆、滷豆乾等則要“適當食用”了。
蔬菜水果類零食
專家點評這可算是零食中最沒有懸念的一種了,不管是香蕉、蘋果、柑橘、西瓜,還是西紅柿、黃瓜,只要是新鮮、天然的,那就“可以經常食用”。
但是,用糖或鹽加工的果蔬幹,如海苔片、蘋果乾、葡萄乾、香蕉乾等,雖掛水果的名,但營養已大打折扣,只能“適當食用”一下。
而經過醃漬的水果則更沒營養了,只能站在“限制食用”的行列。例如水果罐頭、果脯、棗脯等。因為在製作糖漬食品時,會損失原料的部分營養,而且蜜餞等通常含糖量較高,有些產品還會加入較多食鹽或大量甜味劑、防腐劑和色素等,因此這類食品青少年最好不吃。
奶及奶製品
專家點評很顯然,奶及奶製品零食也屬於幾乎沒有爭議的一種,關於它的評價也很簡單,純鮮牛奶及純酸奶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鈣、鐵、鋅等元素,有益健康,“可以經常食用”。而乳酪、奶片等奶製品則可“適當食用”,全脂或低脂煉乳則屬於“限制食用”,因為煉乳含糖量太高。
堅果類零食
專家點評堅果類零食和豆類零食一樣,都是不“限制食用”的,因為堅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富含的卵磷脂對兒童和青少年具有補腦健腦的作用。因此像花生米、核桃仁、瓜子、大杏仁及松子、榛子等堅果都是很好的“可以經常食用”的零食。
不過,一旦這些堅果穿上糖或鹽的“外衣”,就變成“適當食用”級別的零食了,例如琥珀核桃仁、魚皮花生、鹽h腰果等。
另外,要注意的是,炒瓜子、炒花生雖然沒有新增輔料,但因為油脂含量高,如果儲存不當,受高溫和高溼度的影響,容易變質,食用時一定要當心。
薯類零食
專家點評你愛吃香噴噴的烤紅薯嗎?你愛吃麵軟可口的蒸土豆泥嗎?如果你愛吃,那麼恭喜你,這類蒸、煮、烤制的紅薯、地瓜、土豆都是“可以經常食用”的零食。先不提薯類食物的營養價值,光說蒸和煮的烹飪方法就很健康,因其加工溫度在100℃左右,不會產生有害物質,而且有利於食物營養成分的儲存與消化吸收,所以最益於人體健康。
甘薯球、地瓜乾等則由於添加了鹽或糖成為“適當食用”的零食。
在薯類零食中,孩子們最喜歡的炸薯片和炸薯條反而是最不健康的零食,因為它的加工方式導致食物中含有很高的油脂、鹽、糖和味精,長期攝取會導致肥胖或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等,所以要“限制食用”。
飲料類零食
專家點評新鮮的蔬菜瓜果是最好的零食,那麼這些新鮮的蔬菜瓜果榨出的汁就是最好的飲料,例如鮮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胡蘿蔔汁等,不過要記住,這些“可以經常食用”的飲料類零食是不加糖的。
如果加了糖,並且果汁含量超過30%果(蔬)飲料如山楂飲料、杏仁露、乳酸飲料等,則屬於“適當食用”級別。
而那些甜度高或加了鮮豔色素的高糖分汽水或可樂等碳酸飲料則應該“限制食用”。
冷飲類零食
專家點評和糖果類零食的評價基本一樣,沒有“可經常食用”的,只有“適當食用”的和“限制食用”的,可見冷飲所含營養並不豐富。
而可以“適當食用”的冷飲則要求不太甜,要以鮮奶和水果為主才行。例如,鮮奶冰激凌、水果冰激凌等。至於那些特別甜、色彩很鮮豔的雪糕、冰激凌則要注意“限制食用”呀。
吃零食五大原則
①新鮮的、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新鮮天然的食物,奶類、蔬果類,還有堅果類,難得的是它們既好吃,對少年兒童來說又有營養,所以,不要只憑個人的口味與喜好,營養價值和是否有利於健康才是要首先考慮的。
不過,對於學齡前兒童,食用堅果類零食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由於食物嗆入呼吸道、梗塞食道引發危險。在吃花生米、瓜子時,家長一定要在旁邊看護,不要讓孩子一邊玩耍一邊吃,也不要在孩子哭鬧時給予零食。
②吃零食不能影響正餐
零食的定義是什麼?是非正餐時間食用的各種少量的食物或飲料,即零食只能作為正餐必要的營養補充。因此,孩子吃零食不要距離正餐太近,中間至少相隔1.5~2小時,睡前也不應吃零食,否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及睡眠,還增加了患齲齒的危險。兒童青少年可以根據運動量適當補充一些零食,但每天食用零食的次數應該控制在3次,且量不宜過多,以不影響正餐食慾和食量為原則。
③避免無意識吃零食過量
明明是去K歌,卻喝了一肚子的可樂飲料,明明是要看一部電視劇,關電視時才發現已經吃完了兩包炸薯片,一包爆米花……這些情景你肯定已經司空見慣,但就是在這樣的無意識中,孩子們吃了過量的零食。
此外,在聚會聊天時,在上網時,孩子們都會攝入過多的零食,影響正餐的食用。因此建議最好養成有計劃食用零食的習慣,預先準備少量或者小包裝的零食,避免無意識吃過了頭。
④少吃油炸、過甜、過鹹的食物
快餐、巧克力、方便麵,從這些兒童最喜愛的零食可以看出,孩子們往往偏重口感和味道,油炸、甜膩、鹹味重的零食對孩子們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但油炸食品含有較多的脂肪,會增加肥胖的危險;過甜的食物殘留口中會增加患齲齒的危險;鹹味過重的零食會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危險。
⑤少喝含糖飲料,不喝含酒精飲料
含糖飲料營養含量低,能量及糖分高,不僅易引起兒童超重和肥胖,還會腐蝕孩子的牙齒。而酒或含酒精飲料對孩子的心、腦、腎、肺等器官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還會影響記憶力和學習成績,因此,還是鼓勵孩子多喝些白開水吧。
孩子們喜歡吃的棉花糖、膨化食品、巧克力派等都列入“限制食用”範圍,建議家長讓孩子儘量少吃,最好每週不超過一次;牛肉片、黑巧克力、咖啡等則是“適當食用”,每週吃1-2次;水煮蛋、純鮮牛奶、烤黃豆、烤紅薯等則是可“經常食用”的零食,專家稱可以每天食用。
營養專家還指出,零食應多選奶類、果蔬類、堅果類食物。3-5歲的兒童睡覺前半小時避免吃零食。6-12歲兒童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過3次,吃零食的時間不要距離正餐太近,同時,避免在玩耍時吃零食。13-17歲的兒童青少年要學會選擇和購買有益健康的零食,每天食用不能太頻繁。
其實,零食並非一無是處,關鍵是把什麼東西當零食。
“零食也是人們攝取營養的一個來源,並不等於是垃圾食品。”張兵說,比如上幼兒園的孩子,通常下午5點就吃完了晚飯,回到家中或多或少都得再補充點食物,要不根本“撐”不到第二天早上。這個時候,選擇什麼食物當作“零食”就非常重要了。
一定要控制孩子每天只吃一種零食,分量不能過多。不要讓孩子吃口味重的零食,多把水果、酸奶、牛奶、黃瓜、西紅柿等當作零食。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葛可佑說“如果從小沒有健全的營養,成年以後的體格、反應靈敏度肯定達不到應有的水平。中國人在足球等體育專案方面不如別人,與我們民族長期以來的營養問題有直接關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