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尿鈉排出量極低是低鈉血癥的顯著臨床表現。血鈉正常值為 142 mmol/L(135-145 mmol/L),血鈉低於 135mmol/L即為低鈉血癥。尿鈉量:正常成人70~90mmol/24h,約合氯化鈉4.1~5.3g。如果尿Na+。
  尿鈉排出量極低的病因分類:
  (一)失鈉性低鈉血癥

  失鈉伴有失水,但通過水分的攝入或機體的代償,使失鹽大於失水,因此失鈉性低鈉血癥屬於低滲性,包括低滲性脫水即低鈉血癥伴有細胞外液容量減少。常見於嘔吐、腹瀉、胃腸引流使胃腸道消化液大量丟失,大量出汗,嚴重燒傷大量滲液,抽放胸水、腹水,腎功能障礙,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ADH分泌異常綜合徵,糖尿病酸中毒,利尿劑的大量應用等。
  (二)稀釋性低鈉血癥
  指體內水分瀦留過多,總體水量過多,體內鈉的總量不變或稍有增加,由於血液稀釋而表現低鈉血癥,此亦屬低滲性。常見於精神性煩渴,患者大量飲水,腎臟來不及或不能全部排出;腦部的疾病、惡性腫瘤、肺部的病變以及手術、創傷等應激刺激,使ADH分泌異常增多;以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稀釋性低鈉血癥患者血容量可略有增加,所以尿鈉多不降低,常>20mmol / L血漿滲透壓可由正常的285 mmol / L降至240mmol/L左右,血清鈉常在 130 ~ 140 mmol / L或更低。

  (三)低血鈉性鈉總量增高
  此原發因素是鈉瀦留,而水瀦留>鈉瀦留,並導致血鈉降低,又稱膨脹性低鈉血癥。常見於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失償期,腎病綜合徵和急性、慢性腎衰竭。此種低鈉血癥多為漸進性,常可在一定的低滲狀態下維持新的平衡。患者常合併低血鉀,低蛋白血癥,尿量不多,尿鈉常<20 mmol / L,尿鉀高,尿相對密度高。
  (四)無症狀性低鈉血癥
  主要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度肺結核。晚期腫瘤、惡病質、營養不良等,此機理不太清楚,故有入稱其為特發性低鈉血癥。無症狀性低鈉血癥的命名欠妥,因為很多低鈉血癥的早期或進展緩慢的病例,亦無症狀表現。
  (五)假性低鈉血癥
  高脂血症、高蛋白血癥以致血液中有大量高滲透性物質如高血糖、甘露醇存在時。使血鈉濃度降低,此稱假性低鈉血癥。一般情況下血清總脂達60 g/L或血清總蛋白達140 g/L時,血鈉濃度下降約5%。
  (六)腦性鹽耗損綜合徵
  由下視丘或腦幹損傷引起,導致腎臟的神經調節發生障礙,遠端腎小管出現滲透性利尿,排出的尿中鈉、氯、鉀含量增高,而血液中降低。
  臨床上出現的低鈉血癥,其原因有時是單一的,但常是複合性的,在分析低鈉血癥的病因和發病機理時,需作全面瞭解和考慮。

  缺鈉性低鈉血癥和稀釋住低鈉血癥的治療參閱“低滲性失水”、“水過多和水中毒”。消耗性低鈉血癥主要是治療原發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