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主任醫師 王巖鬆

  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男女之比約為
6:1。頸椎病即頸椎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病理改變累及其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僅有頸椎的退行性改變而無臨床表現者則稱為頸椎退行性改變。

  隨著現代從事低頭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及電腦、空調的廣泛使用,人們屈頸和遭受風寒溼的機會不斷增加,造成頸椎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

  一、頸型頸椎病

  1、頸項強直、疼痛,可有整個肩背疼痛發僵,不能作點頭、仰頭、及轉頭活動,呈斜頸姿勢。需要轉頸時,軀幹必須同時轉動,也可出現頭暈的症狀。

  2、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脹麻,咳嗽或打噴嚏時症狀不加重。

  二、神經根型頸椎病

  1、頸痛和頸部發僵,常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

  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這種疼痛和麻木沿著受累神經根的走行和支配區放射,具有特徵性,因此稱為根型疼痛。

  3、上肢感覺沉重、握力減退,有時出現持物墜落。

  三、脊髓型頸椎病

  1、多數患者首先出現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沉重感,隨後逐漸出現行走困難,下肢各組肌肉發緊、抬步慢,不能快走。繼而出現上下樓梯時需要藉助上肢扶著拉手才能登上臺階。

  嚴重者步態不穩、行走困難。患者雙腳有踩棉感。有些患者起病隱匿,往往是自己想追趕即將駛離的公共汽車,卻突然發現雙腿不能快走。

  2、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雙手無力、不靈活,寫字、係扣、持筷等精細動作難以完成,持物易落。嚴重者甚至不能自己進食。  

  3、軀幹部出現感覺異常,患者常感覺在胸部、腹部、或雙下肢有如皮帶樣的捆綁感,稱為“束帶感”。同時下肢可有燒灼感、冰涼感。

  4、部分患者出現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如排尿無力、尿頻、尿急、尿不盡、尿失禁或尿瀦留等排尿障礙,大便祕結。

  四、交感型頸椎病

  1、頭部症狀:頭暈或眩暈、頭痛或偏頭痛、頭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頭暈而跌倒者。

  2、眼耳鼻喉部症狀:眼脹、乾澀或多淚、視力變化、視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霧等;耳鳴、耳堵、聽力下降;鼻塞、“過敏性鼻炎”,咽部異物感、口乾、聲帶疲勞等;味覺改變等。

  3、胃腸道症狀:噁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以及咽部異物感等。

  4、心血管症狀: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  

  5、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有時感覺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經節段或走行分佈。坐位或站立時加重,臥位時減輕或消失。

  五、椎動脈型頸椎病

  1、發作性眩暈,複視伴有眼震。有時伴隨噁心、嘔吐、耳鳴或聽力下降。這些症狀與頸部位置改變有關。  

  2、下肢突然無力猝倒,但是意識清醒,多在頭頸處於某一位置時發生。

  3、偶有肢體麻木、感覺異常。可出現一過性癱瘓,發作性昏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