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副主任中醫師 張謹宜

  流鼻血,醫學術語—鼻衄,很多家長一見到孩子流鼻血,就慌了手腳,一下子不知所措,而且不由自主地把它和血液病聯絡在一起。

  鼻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並不少見,以春夏季節多發。鼻衄有區域性原因和全身原因。區域性原因主要是外傷、摳鼻、鼻腔粘膜乾燥、鼻和鼻竇的急慢性炎症、鼻腔內異物等。全身原因主要是迴圈系統疾病、血液病、急性傳染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有研究發現,有偏食習慣,蔬菜水果類食物攝入量少的兒童更容易鼻出血。也常見到原因並不十分明確的鼻衄。流鼻血經常發生於4-5歲的孩子,有的直到上小學二年級還常常出血。

  經常流鼻血的孩子,應該首先就診於耳鼻喉科,進行區域性檢查和治療。由於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症、白血病等,也可以表現為鼻衄,所以對反覆發生的鼻衄,或者在鼻衄的同時,有發熱、面板出血點、面色蒼白、骨痛等表現,應該及時做血常規檢查,以除外血液病。

  孩子流鼻血後,家長應該立即拿大拇指稍用力壓住鼻子出血側的鼻翼處,也可以拿乾淨的棉球將出血側的鼻腔塞結實。孩子不要躺下,應該坐起,拿涼毛巾或冰袋敷一敷額頭、鼻根處。教導孩子不要驚慌、不能大哭大喊,因為情緒激動會加重出血。如果這些方法還不奏效,應該及時就診於耳鼻喉科,請醫生幫忙填堵鼻子。

  對於經常流鼻血的孩子,在春夏乾燥的季節裡,可以拿薄荷油滴鼻以防止鼻粘膜乾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攝入蔬菜水果,以防止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看管和教育孩子不摳鼻子、不往鼻腔內填塞異物。對於反覆發作鼻衄的孩子,為了預防貧血,可以給孩子補充動物肉類、肝臟、紫菜等富含鐵的食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