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西醫結合肝科 主治醫師 斯旭平

  糖尿病離我們並不遙遠,2012年我國18歲以上居民糖尿病發病率達9.7%,幾乎每10個成年人中便有1個糖尿病患者,全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14億以上,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達100萬以上。糖尿病已成為國人主要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高低主要取決於危險因素的數目和危險度,有些因素不可改變,另一些是可改變的。要預防和減少糖尿病的發生,必須從一級預防做起,從健康和高危人群著手,改變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從源頭上切斷糖尿病的易感體質。
  糖尿病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
  (1)糖尿病前期(糖耐量異常或合併空腹血糖受損),屬極高危,每年有1.5%~10.0%的糖耐量減低患者進展為2型糖尿病;
  (2)代謝綜合徵;
  (3)超重、肥胖、抑鬱症;
  (4)飲食熱量攝入過高、體力活動減少;
  (5)可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的藥物;
  (6)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會環境。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很複雜,但主要原因還是環境變化。這個“環境”並不是“自然環境”,而是“社會環境”,比如飲食結構的改變,運動減少,汽車越來越多,電梯上下樓,體力勞動越來越少,肥胖的發生率越來越高,正是導致糖尿病發病率增加的最重要原因。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成年居民中高達42%的人群體重超標,成為引發糖尿病的能量基礎。

  多項隨機對照研究顯示,糖耐量減低人群接受適當的生活方式干預可延遲或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生。我國大慶研究的生活方式干預組推薦患者增加蔬菜攝入量、減少酒精和單糖的攝入量,鼓勵超重或肥胖患者(體重指數BMI>25kg/m2)減輕體重,增加日常活動量,每天進行至少20分鐘(min)的中等強度活動;生活方式干預6年,可使以後14年的2型糖尿病累計發生風險下降43%。在其他國家的糖耐量減低患者中開展的研究也同樣證實了生活方式干預預防2型糖尿病發生的有效性。
  因此,糖尿病前期患者應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並定期隨訪,給予社會心理支援,以確保患者的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夠長期堅持;定期檢查血糖;同時密切關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吸菸、高血壓、血脂紊亂等),並給予適當的干預措施。
  達到具體的有效預防目標是:
  (1)使超重或肥胖者BMI(體重指數)達到或接近24kg/m2,或體重至少減少5%—10%;
  (2)每日飲食總熱量至少減少400——500千卡(kcal);
  (3)飽和脂肪酸攝入佔總脂肪酸攝入的30%以下;
  (4)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至少保持在150min/周。
  加強糖尿病一級預防的主要措施還是飲食與運動,普通居民應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六項推薦內容: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每天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建議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每週攝入25種以上食物。
  (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堅持天天運動,維護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推薦每週應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天主動身體活動最好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3)多吃蔬果、奶類、大豆。提倡餐餐有蔬菜,每天應攝入300——500g,深色蔬菜佔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不能用果汁代替。吃各種各樣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攝入液態奶300g。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推薦每週吃水產類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魚、禽、蛋、瘦肉總量120~200g。
  (5)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推薦每天糖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建議成年人每天7——8杯水(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或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6)杜絕浪費,興新食尚。食物資源寶貴,應勤儉節約,珍惜食物,杜絕浪費。選購食物應按需,提倡分餐不浪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