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符煒

  一、全面與準確的術前評估

  便祕是一組症狀群,包括糞便排出困難、排便時間延長,無便意、排便頻率顯著減少,或便意頻繁,但每次糞便量少伴排便不盡感,糞便可以乾硬也可以是稀軟的,可伴有肛門直腸墜脹等等。便祕究竟是症狀,還是疾病,學術界尚有爭議。筆者認為,有明確病因的便祕可算作症狀,如:癌性腸梗阻、代謝性與中樞神經性疾病繼發、巨結腸等;病因不清的功能性頑固性便祕應該歸納為疾病,這樣更有利於研究其發病機制,利於臨床針對性治療。對於功能性頑固性便祕,目前國際上通常採用羅馬Ⅲ標準為診斷依據,見表1。筆者認為,羅馬Ⅲ標準的重要意義是規範了慢性便祕診斷的入門標準。然而,外科手術治療慢性便祕,要求應達到精準診斷、亞型診斷,才能實現個體化手術方案,也是最大程度上提高療效、減少過度治療的必要條件。要達到慢性便祕亞型的精準診斷,還需要依靠系列臨床檢查如排糞造影、盆腔多重造影、磁共振排糞造影、全腸道傳輸試驗及肛腸測壓等。 

  對STC患者的術前評估,至少應具備結腸傳輸減慢的證據,否則進行全或次全結腸切除是不負責任的。同時應通過鋇劑灌腸、肛腸測壓檢查排除成人巨結腸症。成人巨結腸症臨床症狀往往不典型,極易漏診誤診,導致治療被動。對於OOC患者,在符合羅馬Ⅲ標準的基礎上,必須通過系列檢查明確屬於鬆弛型便祕(盆底脫垂、直腸脫垂、直腸前突等),抑或痙攣型便祕(恥骨直腸肌綜合徵、盆底痙攣綜合徵)。兩種型別的OOC在治療理念與方法上截然不同。特別是痙攣型便祕,還需要警惕可能伴隨的陰部神經壓迫症狀。對於混合型便祕,兼備上述兩種便祕型別的特點,臨床上更需要從症狀與檢查上仔細判斷,導致患者主要症狀的原因究竟是慢傳輸還是出口處梗阻。

  二、手術方式的選擇與規範

  針對STC,文獻報道的手術方式包括:全結腸切除迴腸直腸吻合術(ileorectalanastomosis,IRA)、次全結腸切除盲腸或升結腸直腸吻合、迴腸直腸短路手術及結腸曠置術等。其中,全結腸切除術是STC的主流術式,成功率在80%~100%。美國梅奧診所對110例患者長達11年的隨訪結果顯示,85%的患者對手術結果滿意。近年來,國內外均有文獻認為,盲腸或升結腸直腸吻合具有較好的效果且兼顧解決了腹瀉的問題,滿意率在79%。研究表明,結腸全切除後IRA手術與次全切除後盲直吻合都有不錯的療效,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個體化掌握。全結腸切除術後的腹瀉問題其實不用多慮,重慶大坪醫院的研究表明,在術後3~6個月時,90%的患者排便頻率在每天3 ~ 6次,儘管排便不規律,但對便祕患者來講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順行結腸灌洗(antegrade colonic enemas,ACE)可作為結腸切除或腸造口的一種替代術式,尤其對老年人或者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是一種選擇。少數報道結腸曠置、迴腸直腸吻合取得成功的病例,有待進一步臨床探索。最近10年,腹腔鏡微創技術、單孔腹腔鏡技術在STC治療中的應用得到肯定,對於良性疾病,微創技術值得提倡。值得注意的是,如果STC伴隨有較明顯的OOC,則應在術中同時處理。  

  OOC包括痙攣性便祕和鬆弛性便祕兩大類,前者一般建議通過擴肛、生物反饋、封閉注射等非手術方法治療。鬆弛性便祕如直腸前突、直腸內脫垂、盆底脫垂或盆底疝,往往同時存在或互為因果,手術方式的選擇上應綜合考慮。直腸前突排便困難的症狀明顯且存在以下3種情況之一時往往需要手術修補:

  (1)深度大於3 cm;

  (2)排糞造影發現前突的囊袋有鋇劑殘留;

  (3)經常需要手指協助排便。常見的手術有經腹修補、經陰道修補、經肛門修補及經會陰修補等途徑,解剖學治癒率在76%~100%。針對盆底脫垂或直腸脫垂的手術包括經腹懸吊與經肛門切除兩大類。經腹或腹腔鏡懸吊固定手術種類繁多,包括Ripstein固定術及Orr懸吊術等。直腸固定的同時是否遊離直腸、是否切除冗長的乙狀結腸尚存爭議。經肛門手術從早期的Delorme手術、Altemeier手術到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PPH)、經肛吻合器直腸切除術(STARR)等,各有優勢且在不斷的改進中。STARR手術在1998年由Longo首次提出時被寄予很大的期望,但一些研究認為,STARR手術存在較高的便祕複發率和併發症率。盆底脫垂或盆底疝伴隨直腸全層脫垂時,原則上需要經腹手術,除了懸吊直腸外,特別需要抬高和修復盆底以及固定子宮。總體來講,OOC的手術滿意率一般低於STC患者。

  總之,針對慢性頑固性便祕的手術方式較多,目前尚缺乏較高級別證據的臨床研究支援,臨床上只能個體化選擇手術方案。

  三、療效評估的方法與標準  

  羅馬Ⅲ標準用於診斷,不能用於判定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便祕術後的療效評估,國內外尚無權威的標準。一般通過對比治療前後的糞便性狀改變、排便次數、排便時間及相關症狀改善等來判定療效,包括患者的滿意率(主觀感覺)。能夠反映便祕症狀和生活質量變化的評分量表對於疾病的診療評估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有關便祕的相關評價量表很多,有的是自行設計的,沒有經過信效度和反應度測試,僅能用於研究探索。便祕的評價量表主要分為3大類:

  (1)第1類是專門針對糞便性狀的量表,叫做Bristol糞便性狀評分(Bristol stool form scal,BSFS);該量表將糞便性狀由稀到幹分為7種,通過每種的分值情況間接的反映出腸道傳輸時間的快慢。

  (2)第2類是便祕相關症狀的評價量表,常用的有:便祕評估量表(constipation assessment scale,CAS)、便祕評分系統(constipation scoring system,cleveland clinic score,CCS)、Knowles-Eccersley-Scott症狀評分(knowles-eccersley-scott-symptom,KESS)、便祕患者症狀自評問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C-SYM)、出口梗阻綜合徵評分(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 score,ODS)、腸道功能指數(bowel function index,BFI)、華人便祕問卷以及Wexner便祕評分等。這些量表均是通過對每個便祕相關症狀進行評分,根據得分高低來判定出便祕的嚴重程度。

  (3)第3類是便祕相關的生活質量評價量表。目前比較常用的有:SF-36量表、便祕患者生活質量自評問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OL)、便祕相關生活質量評分(constipation related quality of life,CRQOL)、便祕相關殘疾量表(constipation related disability scale,CRDS)等。這些量表根據得分高低,可間接反映出便祕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

  遺憾的是,在上述的便祕評價量表中,沒有一個量表能夠完全涵蓋臨床常見的便祕症狀,如排便費力程度、排便不盡感、直腸梗阻感、手助排便及肛門墜脹等。這可能與每個量表設計的初衷、側重點、以及目的性不同有關。比如,KESS評分主要用於區別不同的便祕型別,ODS評分主要針對出口梗阻性便祕等。因此,便祕術後療效的評估與判定,需要統一的標準與共識。

  四、基礎研究的曙光與轉化醫學  

  從第1例結腸切除術治療便祕那個時代開始,相關的發病機制研究從未停止。研究發現,肌間神經節細胞異常、腸神經遞質異常或Cajal間質細胞異常等,但都不能從本質上闡明機制。一些研究成果被轉化應用於臨床,如普蘆卡必利等藥物。最近幾年,有關骶神經調節和電刺激、特別是足三裡等穴位電刺激在便祕治療中的應用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初步結果。便祕患者的腸道微生態研究和感覺神經調控機制等正是目前研究的熱點。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轉化醫學成果能夠應用於臨床,進一步提高便祕的綜合療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