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符煒

  胃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居高不下,2015年中國癌症發病情況統計,胃癌的發病率在男女癌症發病中均列第三位。認識胃癌前病變及癌前疾病,對胃癌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何謂胃癌前病變和癌前疾病  

  何謂胃粘膜異型增生  

  胃粘膜上皮異型增生在程度上分為三度:

  (1)輕度異型增生:輕度異型增生是粘膜對損傷的過度增殖性反應,常出現於潰瘍邊緣,或各型胃炎、增生性息肉、失蛋白性胃病等,分型上多為再生型。這類病變,大多屬可逆性範疇,無需定期隨訪。

  (2)中度異型增生:中度異型增生的組織學和細胞學異型性比較明顯,既可以出現於萎縮性胃炎、腺瘤性息肉等,也可以出現於癌旁粘膜。雖然有的病例是可逆的,或長期保持原狀,但有的可演變加重升級,故需作定期的胃鏡隨訪。

  (3)重度異型增生:重度異型增生的組織學和細胞學異型性明顯,有時與粘膜內高分化癌不易鑑別。這種病變主要見於腺瘤樣息肉,癌周粘膜,偶爾就在瘤灶本身,有明顯的惡變傾向,只有很少機會回覆降級,故應做近期胃鏡活檢覆查和密切隨訪觀察,如疑為癌,應做相應處理,如內鏡下粘膜切除(EMR)、內鏡下粘膜剝離(ESD)或外科手術治療。

  輕至中度異型增生屬於低級別瘤變,重度異型增生或原位癌屬於高級別瘤變。

  胃粘膜上皮異型增生癌變率多少

  胃粘膜上皮異型增生癌變率是眾人關心的問題,即其中有多少病例能發生癌變?有兩個條件應當考慮,一是對一個異型增生病變隨診觀察的時間越長,在一定數量的病例中,發生的癌變例數就可能越多,所以,不能泛泛地說癌變的百分率。一組觀察10年的異型增生病例與另一組觀察5年的病例,前一組的病例中,癌變者可能多,而後者可能相對較少。至今,有些報道(多是腺瘤型異型增生)大約在5%左右,有的10%以上,也有的只不過1%~3%。另一個問題是與異型增生的程度有關,顯然重度者癌變機會要比輕、中度者為多,其癌變的頻度也不盡相同。

  何謂腸化生

  腸化生或簡稱腸化,係指胃粘膜內出現了腸腺或腸型上皮。腸化生是胃炎中比較常見的病變,在萎縮性胃炎中經常出現,腸化生的出現與胃粘膜的損傷和不能完全再生修復有關。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特別是多見於活動性慢性胃炎。此菌對胃粘膜上皮具有破壞作用,而當慢性胃炎繼續發展和遷延時,Hp則減少或消失,同時胃固有腺逐漸減少而代之以腸化生,甚至最終成為所謂“化生性胃炎”。

  根據腸化生上皮分泌粘液的情況以及其所分泌粘液的性質,將腸化生分為幾種:Ming(1967)將腸化生分為完全型及不完全型。前者與小腸粘膜吸收細胞相似,有刷狀緣,不分泌粘液,具有潘氏細胞、杯狀細胞和吸收細胞,含蔗糖酶、海藻糖酶及亮氨酸基肽酶和鹼性磷酸酶;而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刷狀緣不明顯,微絨毛髮育不全,胞漿內有粘液分泌顆粒,含蔗糖酶,但氨基肽酶和鹼性磷酸酶活性低,無海藻糖酶。Teglbjaerg(1978)將腸化生細胞分泌乙醯基唾液酸和硫酸粘蛋白及不分泌這類粘蛋白的腸化生分別稱之為大腸型腸化生和小腸型化生;Jass(1988)則將腸化生分為Ⅰ型,即類似小腸的完全型腸化生;Ⅱ型腸化生,即杯狀細胞間以分泌粘液的細胞的不完全型腸化生,又將杯狀細胞含有唾液酸粘液而柱狀細胞含中性粘液者稱為ⅡA型腸化生,將含硫酸粘液或同時含唾液者稱之為ⅡB型腸化生。

  目前,不少病理研究人員將不完全性大腸型腸化生視為胃癌癌前病變。  

  總之,癌前疾病及癌前病變雖然都有“癌”字,但也不要被它嚇壞。它沒有那麼可怕,不必恐慌。但也要對其重視,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瞭解病情發展,及時進行調理控制,才能達到防癌、控癌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