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癌症,每個人都害怕,可是您知道嗎,其實很多癌症都是我們“自找”的!今天,小編提煉一些腫瘤專家的防癌建議,精簡成6句話。
記住這6句話,一輩子不得癌!
1、我們把癌症帶回了家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接觸一種致癌、性早熟、發育異常,甚至傳給下一代的危險品,什麼東西危害這麼大?塑化劑!
塑化劑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用塑料軟化劑,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屬於工業新增劑。
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熱、包裝、盛裝的過程裡可能會造成塑化劑的溶出且滲入食物中。生活中的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尤其是這些東西中:沐浴乳、洗髮乳、髮膠、指甲油、食品包裝袋、塑料拖鞋、兒童玩具等等。
怎麼辦?記住:少吃泡泡糖、慎穿塑料拖鞋、慎塗指甲油、別帶著保鮮膜熱食物、少用塑料杯喝水、慎選有燙畫的童裝、不用塑料瓶裝油、少用塑料製品長期存放食品。
2、很多老人的癌症是“省”出來的
現在沒有乾淨而又純的東西,可並不是每個人都得腫瘤,所以別害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堅信咱們體內有很強大的解毒防癌功能!學點防癌的飲食調理,適當注意就可以防癌。
很多老人家都是從舊社會過來的,買菜常是哪個便宜買哪個,那不行,儘量多花點錢買新鮮的。新鮮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具有阻斷的作用。多吃新鮮的綠菜,多吃水果,就可以在胃裡阻斷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形成。
吃不了就倒掉,不要放冰箱裡面第二天、第三天再吃,再吃亞硝酸鹽就該多了。現在的年輕人心腸都比較“狠”,看見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吃剩菜都給倒了,這是正確的。可是,您想過嗎,萬一最後得了腫瘤更麻煩。
還有回家以後看看你們家還有沒有花生油,趕緊換玻璃瓶子裝起來。別用太陽晒,有好的油要及時吃,別汙染了以後再吃。黴變的糧油中常含有黃麴黴素汙染,這個跟肝癌關係很大。現在沒有什麼很好的辦法能把黃麴黴素去掉。
3、很多人最終是被自己打倒的
很多人得了病,不是病要了他的命,而是由於恐懼、抑鬱,讓他有種置身世界末日的感覺,這在腫瘤臨床中非常常見。
人生難免苦難和挫折,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擺脫,有錢難過鬼門關,就看自己是否能正確認識、善待自己。
精神致病的原因有“自我暗示”的作用,沒病可想成有病,如同“杯弓蛇影”,一分病可想成十分病,這叫“自我放大”,不良的精神刺激、自我放大越嚴重,身體垮得越快,最終是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見自我折磨的人最傻。
心胸要開闊些,要承認人生多磨難,但世上無難事,思想上能想得開,則沒有過不去的獨木橋。
4、防癌吃得粗一點,準沒錯!
多吃點粗糧很重要,買饅頭、買麵包,儘量買全麥的。俄羅斯人常說:“我們國家領導人換了一代又一代,只有一個不換,我們的黑麵包不換。”為什麼呢?他們知道麥子連皮碾了以後吃少得癌症,能預防大腸癌。
到了咱們國家,就不一樣。很多人買麵粉時,哪個麵粉白就買哪個,其實這樣不好。因為纖維素很重要,飲食太精細會容易導致大腸癌、乳腺癌等“富貴病”。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增加大便量,減少毒素濃度,促進腸道細菌酵解,有利於防癌。
現在使用榨汁機太多,有人榨汁以後就把纖維素扔了,光喝汁是不行的。長此下去,人到老年得大腸癌的機會也會增高。所以,吃的東西過細也不好。
芹菜、黃豆和粗糧都有一定的好處。建議在秋季新玉米下來時,可多吃一些新鮮的玉米麵。
5、吃飯要跟蝸牛一樣細嚼慢嚥
在快節奏的社會中,在飲食上要學習蝸牛的“緩慢哲學”。中醫學有“脾開竅於口”的說法,提示口腔內食物的充分消化對健脾益胃是十分有益的。年邁之人,牙齒磨損、味覺減退、消化液分泌減少,為彌補消化功能退化的現象,老年人更需要慢吃慢喝,細嚼慢嚥,切不可“囫圇吞棗”。
緩慢咀嚼,耐心品味,對防癌健身也有好處。慢吃可使食物溫度下降,不會燙壞食道和口腔黏膜,防止因反覆灼傷、增生而惡變。口腔的運動受大腦指揮,反過來又有訊號不斷刺激大腦,增強大腦皮層的功能。咀嚼運動使面部和口腔、咽部諸多肌肉鍛鍊,有利於美容。
6、四種防癌蔬菜要多吃
蔬菜中所含的諸多維生素都發現與防癌有關,抗癌蔬菜的分類可有以下幾種:
1.十字花科植物:這類蔬菜多以其莖、葉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捲心菜、花菜、油菜等。這類菜含吲哚類衍生物,可誘導多種酶的活性,起到抗癌作用,並且多含微量元素鉬和鋅。中醫認為其性味多偏涼,清熱解毒作用明顯。
2.根莖類蔬菜:如胡蘿蔔、蘿蔔、竹筍、紅薯等,有些也屬於十字花科植物,但以地下根莖部分食用,多含胡蘿蔔素等,用以防癌。含纖維多,中醫稱有利膈寬腸、降逆理氣功效。
3.海藻類植物:如海帶、紫菜等食品。從中可提取多糖類物質,提高免疫功能以防癌,並且含碘量高,維持甲狀腺正常功能。中醫認為其性味多屬鹹寒,具有軟堅散結、消癭破積功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甲狀腺腫瘤的患者應該謹慎食用這些高碘食物。
4.食用菌類:如香菇、草菇、金針菇、黑木耳、銀耳等,富含多糖類及核糖核酸,促進細胞免疫和干擾素的生成。中醫認為其多性平、味甘,有補氣、化痰作用,常是扶正與祛邪兼而有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