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發布了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監測結果顯示,青少年身體素質呈現降低趨勢。專家證實,一些年輕人經常出現腰痠、背痛、腿抽筋與身體素質下降有直接關係。
一年一度的體質監測涵蓋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三方面。監測物件為3至69週歲的中國公民,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王梅研究員告訴記者,兒童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呈全面降低趨勢,特別是肌力、耐力和柔韌性下降幅度較大。此外,體力勞動人群的肌力好於非體力勞動人群;非體力勞動人群的速度、靈敏性、平衡性和反應能力好於體力勞動人群。
肌力、耐力和柔韌性下降對健康有什麼影響呢?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梅介紹說,柔韌性是坐位體前屈來測試的,男性柔韌性下降趨勢尤其顯著,平均成績由10釐米降至8。8釐米。
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力研解釋說,柔韌性是支撐運動器官的形態機能特性,它決定著人們各種動作的“幅度”。“柔韌性”這個術語更多的是用來說明身體各關節的整體靈活性。
柔韌性不好,實際上也就是各關節的靈活性差。關節靈活性差往往會限制力量、速度和協調能力的發揮,降低肌肉群內和肌肉的協調力。柔韌性不好,動作幅度稍大,便會出現腰痠、背痛、腿抽筋。要想避免這些問題,平時要多做提高柔韌性的練習,如屈、伸、彎曲、轉體等動作,這些練習可提高關節的靈活性。
平衡性也是體質檢測中下降趨勢明顯的一項。平衡性好壞是通過閉眼單腳站立時間長短來判斷的。平衡能力是依靠各肌群張力的適當分配,而此分配又是在視覺、本體感覺、位覺和觸覺相互作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在談到平衡能力下降的危害時,王梅舉例說,在交通事故的報道中經常可以看到,原本右行的汽車卻開到了道路左邊,人們大都認為是司機酒後駕車等造成的,但是,有的是由於平衡能力下降,產生位置的錯誤判斷造成的。
平衡能力的提高或保持也可以通過體育活動達到,李力研介紹,體育專案中的滑冰、跳水、賽艇、划船、走樹樁等;休閒娛樂專案中的遊艇、笨豬跳、漂流都是提高平衡能力較好的活動。
專家認為,青少年體質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體力勞動人群的肌力好於非體力勞動人群,肌肉活動和戶外活動少。體質的下降不容忽視,它提示了一些健康問題的苗頭,如果不加調整,由此可能導致新陳代謝低下,肌力衰退、神經衰弱、心肺功能差、適應能力降低等。
為了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專家特別提醒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的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忙裡偷閒地進行鍛鍊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長跑、自行車、游泳都是簡便易行的好專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