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魯梅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具有起病急驟、病情凶險、進展迅速、誤診率高的特點,不及時、不規範治療可能增加腦水腫、永久性神經損害和死亡等發生。

  目前臨床中因疏忽而延誤治療、不恰當治療的病例頗多,今天就一起來聊一聊那些 DKA 診治中需要格外注意的細節。

  DKA 診斷中應注意的細節

  1、仔細詢問既往病史及發病前情況

  1 型或 2 型糖尿病均可發生 DKA,2 型糖尿病的 DKA 多存在誘因,如急性感染、胰島素不適當減量或突然中斷治療、飲食不當、胃腸疾病、腦卒中、心肌梗死、創傷、手術、妊娠、分娩、過度勞累、精神刺激等。

  因此,對已知糖尿病患者或經詢問近期出現過類似糖尿病症狀者,應想到 DKA 的可能性,尤其是伴有近期生活不規律、生活方式改變或出現應激狀況的患者。

  2、 關注呼氣中是否有爛蘋果味

  DKA 主要表現有「三多一少」症狀加重即煩渴多飲、多尿、乏力加重;

  失代償階段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常伴頭痛、煩躁、嗜睡等症狀,呼吸深快,呼氣中有爛蘋果味(丙酮氣味);

  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嚴重失水現象,尿量減少、眼眶下陷、面板黏膜乾燥,血壓下降、脈快而弱、四肢厥冷;

  到晚期,各種反射遲鈍甚至消失,不同程度意識障礙,終至昏迷。

  其中,呼氣中有爛蘋果味是 DKA 的特徵性表現。

  3、留意以消化道症狀、急腹症等症狀就診的患者,避免誤診

  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腸梗阻、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為避免誤診,對以消化道症狀、急腹症等就診的尤其是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建議檢查血糖、尿酮體以鑑別。

  4、想到 DKA 的一些特殊情況

  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年輕 1 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以 DKA 為首發表現,為避免漏診,臨床上對於原因不明的噁心、嘔吐、酸中毒、失水、休克、昏迷的患者,尤其是呼吸有酮味(爛蘋果味)、血壓低而尿量多者,不論有無糖尿病病史,均應想到 DKA 的可能性。

  5、 知曉 DKA 的檢查內容和診斷標準

  對疑診 DKA 的患者,應立即檢查末梢血糖、血氣分析、尿常規,如有條件可測血酮,可早期發現酮症或 DKA。

  如尿糖和酮體陽性伴血糖增高,血 pH 和(或)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無論有無糖尿病病史,都可診斷為 DKA。

  DKA 血酮體增高,多在 3 mmol/L 以上;血糖升高,一般在 16.7-33.3 mmol/L,超過 33.3 mmol/L 時多伴有高血糖高滲綜合徵或有腎功能障礙。

  DKA 治療中應關注的細節

  DKA 的規範治療包括補液、胰島素、補鉀、補鹼和其他治療幾個方面。

  1、補液

  通常按發病前體重的 10% 估計補液總量,輕度脫水不伴酸中毒者可口服補液,中度以上 DKA 須靜脈補液,先補給生理鹽水,血糖降至 13.9 mmol/L 時根據血鈉情況補充 5% 葡萄糖液或葡萄糖鹽液(每 2-4 g 葡萄糖加入 1U 短效胰島素)。

  補液速度先快後慢,開始 2 h 輸入 1000-2000 mL,前 4 h 輸入計算失水量的 1/3,之後每 4-6 h 補液 500-1000 mL,第 1 個 24 h 的輸液總量為 4000-5000 mL,嚴重失水者可達 6000-8000 mL。

  如治療前已有低血壓或休克,快速補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壓時,應輸入膠體溶液,並採用其他抗休克措施。鼓勵飲水(或鹽水),以減少靜脈補液量。

  補液應注意的幾個細節:

  ①補液總量應按發病前體重估計;

  ②補液應「足量」、「先快後慢」、「先鹽後糖、先晶體後膠體」、「口服與靜脈配合」;

  ③幾個關鍵數值:10%、13.9、1/3;

  ④鼓勵口服補液,減少靜脈補液量;

       ⑤血糖降至 13.9 mmol/L 時,停用生理鹽水,根據血鈉情況決定換用葡萄糖液還是葡萄糖鹽液。

  2、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治療應注意的幾個細節:

  ①主張小劑量持續靜脈滴注胰島素,不推薦一次大劑量靜脈推注胰島素;

  ②應使用短效人胰島素或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如門冬胰島素、賴普胰島素),不宜使用中效人胰島素或長效胰島素類似物;

  ③嚴重低鉀血癥(<3.3 mmol/L)者,應先補鉀,當血鉀升至 3.5 mmol/L 時,再開始胰島素治療;

  ④勤測血糖,根據血糖下降情況調整胰島素用量;

  ⑤停滴胰島素前 1 h 應皮下注射胰島素 1 次,或於餐前胰島素注射後 1-2 h 停滴;

  ⑥待酮體消失、血糖降至低於 13.9 mmol/L 且患者能規律進食後可改為皮下注射胰島素。

  3、補鉀

  補鉀應注意的幾個細節:

  ①血鉀正常、尿量<30 mL/h,應暫緩補鉀,待尿量增加後再開始補鉀;

  ②血鉀高於正常,暫緩補鉀;

  ③監測血鉀和尿量,最好心電監護,以從 T 波變化中靈敏反映血鉀高低,調整補鉀的濃度和速度;

  ④鉀入細胞內較慢,病情恢復後仍應繼續口服鉀鹽數天。

  4、補鹼

  補鹼應注意的幾個細節:

  ①不是所有 DKA 都要補鹼,只有 pH<7.0 時才考慮補鹼;

  ②補鹼宜少、宜慢,不宜過早、過快;

  ③有補鹼指徵者,補鹼至 pH>7.0 時應停止補鹼,不宜補充過多,以免增加尿鉀丟失、加重腦水腫和組織缺氧;

  ④補鹼溶液溶媒以注射用水為宜,不宜選用生理鹽水、葡萄糖(鹽)液等。

  5、其他

  包括加強護理、祛除誘因(如休克、感染、心力衰竭、腦水腫等)、防治併發症及對症支援治療等。

  需注意:

  ①感染雖然常為 DKA 的誘因,但其臨床表現常被 DKA 的表現掩蓋,故不能單靠有無發熱或血象來判斷,應積極處理;

  ②DKA 常伴有血尿素氮和肌酐輕中度升高,一般為腎前性,可隨治療恢復而下降,不能盲目認為存在腎功能損害;

  ③部分 DKA 患者即使無胰腺炎存在,也可出現血清澱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治療後數天內降至正常,不需特別處理;

  ④部分 DKA 患者血清穀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可呈一過性增高,一般在治療後 2-3 天恢復正常,不需處理。

  最後,在臨床診治 DKA 時應注意避免一些常見誤區,如補液量不足、輸液種類不當、胰島素不足或過量、不注意補鉀、盲目補鹼、不控制誘因、忽視補糖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