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副主任醫師 王洪慶

  宮頸糜爛是婦女的多發病和常見病
  文獻報道,在已婚已育婦女中,其發病率高達40%~60%。女性的子宮頸分內口和外口。內口上皮是一種纖細、會分泌粘液的紅色柱狀細胞,外口由灰黃色的鱗狀上皮覆蓋。在某些因素如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頸外口的鱗狀上皮就會被柱狀上皮所覆蓋,就形成了宮頸糜爛。
  陰道鏡下觀察糜爛面,實際上是完整的柱狀上皮,因柱狀上皮為單層,其下的間質呈紅色,故肉眼觀察為紅色糜爛樣。所以糜爛不是病,甚至可以說越糜爛越健康。
  宮頸糜爛並非真正的糜爛
  與正常光滑的子宮頸相比,只是直觀上感覺像糜爛而已。此種改變與宮頸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交界移位有關。陰道鏡下觀察到的宮頸“糜爛”是鱗柱交界轉化區。很多女性之所以會對這個病如此恐懼,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被“糜爛”兩個字嚇壞了。患宮頸糜爛多無症狀,很多女性都是在正常體檢時被意外發現患有宮頸糜爛,而之前並沒有任何症狀。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宮頸糜爛本身並不是炎症,即不是病理學意義的上皮缺失和炎症反應,而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宮頸生理變化之一,不是病理改變。當無病原微生物感染時,即不合並炎症時,宮頸糜爛患者可無臨床症狀,或僅表現為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性白帶或性交後出血。當然,也有一些患者的症狀比較重,除了白帶異常,可能還存在腰痠、外陰和陰道瘙癢等症狀。但這並非宮頸糜爛本身所致,而多是因為合併的炎症感染所致。

  性生活不是宮頸糜爛的直接原因
  有人認為,宮頸糜爛是性生活導致的,因此一旦被診斷患上了宮頸糜爛,就對過性生活相當排斥。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目前,關於宮頸糜爛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婚後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如分娩、人工流產或性生活過於頻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鱗狀上皮破壞,宮頸區域性抵抗力降低,易引起宮頸炎症。但是臨床發現,沒有性生活的女性,仍然存在宮頸糜爛,有時甚至是重度糜爛。
  由此可見,性生活並非是導致宮頸糜爛的罪魁禍首。同時,專家提醒未婚,或無性生活的女性,如果有持續性白帶增多,或伴有顏色、質地的改變,也應及時到婦科門診就診,以查明原因,及時治療。
  宮頸糜爛並不一定導致不孕
  過去認為,宮頸糜爛常常伴有炎症,而炎症細胞會吞噬精子,同時還能導致宮頸粘液性狀的改變,從而妨礙精子穿透宮頸粘液到達子宮腔。精子無法順利到達宮腔,自然也就不能和卵子相遇,受孕也就無法實現。
  但現在發現,更多的年輕女性的宮頸糜爛只是宮頸上皮細胞型別的改變,並不伴有炎症感染,因此也就不會導致不孕。對於準備懷孕的女性,如果宮頸糜爛不伴有什麼症狀,生育專家建議應積極嘗試懷孕,而不必急著對宮頸糜爛做過多治療。如果伴有白帶過多或白帶發黃,已經引起不適,可適當用藥物進行治療,待症狀改善後可嘗試懷孕。

  宮頸糜爛與癌變無關
  許多患有宮頸糜爛的女性都擔心會發生宮頸癌,認為宮頸糜爛越重,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宮頸癌。理論上講,宮頸糜爛是一種生理改變,即宮頸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取代所致,而非真正的糜爛。而宮頸癌是宮頸鱗狀上皮發生異常改變,主要原因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二者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不同,病理變化也不同。
  因此,單純的宮頸糜爛,如不合並HPV感染,並不會導致宮頸癌的發生。但是,需要提醒宮頸糜爛女性,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應行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初步除外宮頸癌的可能。因為,僅行婦科檢查很難區分早期宮頸癌和宮頸糜爛。有條件者,在行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的同時,應行HPV檢測,以除外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可能。
  陰道沖洗對治療宮頸糜爛有幫助嗎?
  女性陰道粘膜表面是鱗狀上皮,它受到女性性激素的影響,發生著週期性脫落,具有保護作用。同時,鱗狀上皮細胞能分泌糖原,糖原被寄生於陰道內的乳酸桿菌分解為乳酸,從而保持陰道內酸性環境,抑制細菌的生長與繁殖。
  正常情況下,不建議女性做過度的陰道沖洗,這對於維持陰道的酸性環境並無益處,反而會導致菌群失調,從而引發陰道炎症。宮頸糜爛並不是細菌感染引起,如果應用消毒、殺菌、止癢、消炎類的洗液來沖洗陰道,可能會破壞陰道本身的保護屏障,不但對宮頸糜爛無益,而且可能造成陰道繼發感染。因此,如果宮頸糜爛不伴有陰道炎症,不主張應用陰道區域性沖洗液。
  宮頸糜爛能治癒嗎?
  目前,國內治療宮頸糜爛應用最廣泛的方法是藥物和物理治療。通常認為物理治療能夠一次性治癒宮頸糜爛。實際上,在病因不清楚的情況下,無論何種保守治療手段,都不可能完全治癒宮頸糜爛。臨床上,經常遇到宮頸糜爛物理治療治療後,糜爛區變光滑(柱狀上皮被鱗狀上皮取代),但經過一段時間,宮頸糜爛又再次出現的情況。
  究其原因,無論應用微波、電熨、鐳射或冷凍的方法,其原理均是破壞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使其壞死、結痂脫落,新生鱗狀上皮長入,達到“治癒”。如果真正病因不去除,宮頸糜爛就可能再發生。
  宮頸糜爛到底還要不要治?
  近年來,對宮頸糜爛的處理學術界有了一些新的觀念。當無病原微生物感染時,宮頸糜爛可無臨床症狀,或僅表現為分泌物增多,不需進行治療。
  物理治療對以後妊娠和分娩有影響嗎?
  採用鐳射等物理方法進行治療,對宮頸可能會造成輕微損傷,在日後分娩時可能會影響宮頸的擴張性。在打算懷孕之前最好先到醫院做一下檢查,如果宮頸糜爛不影響懷孕或未合併急性感染可以先懷孕,待分娩後再進行鐳射治療。
  但如果病情需要,還是應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治療。物理治療原則上只是破壞宮頸表面的一層細胞,通過損傷修復,使柱狀上皮細胞轉化為鱗狀上皮細胞,從而治療宮頸糜爛,因此物理治療不會導致宮頸口狹窄,更不會造成不孕。
  治療“子宮頸糜爛”有悖醫學倫理
  幾十年來,國內對子宮頸中、重度糜爛提倡給予電熨、鐳射、冷凍等物理治療。近年還將西方發達國家專門用於治療宮頸癌前期病變的LEEP(即子宮頸電外科環形切除術)也用於子宮頸糜爛的治療。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濟利益驅動下,這種治療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令人十分擔憂!
  治療“子宮頸糜爛”有那些危害?
  首先,治療所謂的“子宮頸糜爛”有悖醫學倫理,因受治婦女可能並無子宮頸疾病,治療增加婦女身心負擔和經濟損失是不道德的!
  有些無德的醫院和醫生,抓住病人恐懼子宮頸糜爛的心理,違背“三階梯原則”,在沒有宮頸TCT檢查的情況下動輒做陰道鏡檢查,然後拿著放大的所謂“宮頸糜爛”的照片繪聲繪色地嚇唬病人,一些中了圈套的患者就按照其建議要麼給予靜脈輸液消炎,要麼給予區域性的沖洗,甚至物理治療,花錢受罪不說,其實是花錢治健康;其次,不做子宮頸篩查即行治療,可能遺漏子宮頸浸潤癌或高級別癌前期病變,這對受治婦女來說是危險的。
  另外,治療還可能帶來其他傷害,如:子宮頸外口粘連或閉鎖致經血排出障礙,創傷導致長期的子宮頸炎症反應或宮頸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性交後出血或血性白帶,宮頸機能受損導致妊娠期流產或早產等。
  人們認識子宮頸癌已有200多年曆史,在不發達的國家與地區,子宮頸癌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的多數地區,因醫療條件有限,臨床醫生習慣僅憑肉眼觀察來判斷子宮頸有無疾病,但只有少數子宮頸浸潤癌可經肉眼辨識。一些外表光滑的子宮頸,也可能在宮頸管內隱藏著病變,僅憑肉眼觀察判斷有無子宮頸疾病通常是困難的。
  子宮頸浸潤癌起源於子宮頸的鱗狀上皮或腺上皮。其自然史的早期階段為高位型HPV的持續性感染,導致宮頸移行區上皮的成熟分化過程被緩慢破壞,這一早期階段即為子宮頸癌前期病變(≥CINⅡ/AIS)。篩查子宮頸的主要方法為宮頸細胞學,輔助方法為高危型HPV DNA檢測。確診子宮頸浸潤癌及其高級別癌前期病變的常規方法為“三階梯技術”,即宮頸細胞學、陰道鏡學與組織病理學。治療高級別癌前期病變的策略只有一種:切除全部病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