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糖尿病診療中心 主任醫師 王建華

  甲亢是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常見內分泌疾病,如果控制不利,可以導致全身多個系統(如神經、迴圈、消化等)的功能損害。本病治療主要分為藥物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和手術治療,至於採取哪種方法主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國情而定。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環境輻射增多以及碘攝入不合理(缺碘或高碘)等因素,使得甲亢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根據最新的《中國十城市甲狀腺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甲亢患病率為3.7%,女性相對多見,女性∶男性約為4~6∶1。儘管甲亢是一種常見病,但由於宣傳力度不夠,無論是基層醫生還是甲亢患者對其瞭解遠遠不及糖尿病,誤診誤治的現象十分普遍。為此,筆者將臨床甲亢診治的種種誤區加以歸納和點評,希望能夠對廣大基層醫生和甲亢患者有所幫助。

  1、對甲亢症狀的多樣性認識不夠
  甲亢的典型症狀有多食、消瘦、怕熱、多汗、心慌、失眠、易激動、腹瀉等等,查體有突眼、甲狀腺腫大、手顫等體徵。然而,也有不少甲亢病人的症狀不夠典型,這在老年甲亢患者當中尤為多見。例如,許多老年甲亢患者主要表現為心慌、胸悶、早搏、房顫、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症狀,而無明顯突眼及甲狀腺腫大,常常被誤診為冠心病;還有些老年甲亢病人的症狀甚至與甲亢典型症狀完全相反,突出表現為厭食納差、萎靡不振、進行性消瘦,往往被誤診為消化道腫瘤。

  而一些中青年女性甲亢病人的精神症狀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失眠多夢、緊張焦慮、頭暈目眩、月經紊亂,常常被誤診為“更年期綜合症”或“抑鬱症”。有些以腹瀉為突出表現的甲亢患者則常被誤診為“慢性結腸炎”或“腸易激綜合徵”。此外,還有少數男性甲亢病人表現為週期性發作肌無力,下肢症狀較重,可同時伴有低血鉀。
  因此,我們必須對甲亢症狀的多樣性有足夠的認識,這樣才能減少和避免誤診和漏診。
  2、單憑甲功化驗結果就貿然診斷“甲亢”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通常是指自身甲狀腺組織合成與分泌甲狀腺激素(T3、T4)增加所導致的一組臨床綜合症,包括瀰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即Graves病)、毒性多髮結節性甲狀腺腫(即Plummer病)、碘甲亢等等。
  然而,還有一些其他原因的疾病同樣也會引起甲功升高,如“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其甲狀腺組織被炎症破壞,從而導致甲狀腺激素一過性釋放增加;再比如,甲減替代治療時,因外源性甲狀腺激素補充過量,也可導致T3、T4升高等等。
  對於後面提到的兩種情況,我們只能稱之為“甲狀腺毒症”,就不能稱之為“甲亢”。因此,診斷“甲亢”,僅憑甲功化驗結果還不夠,同時還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症狀以及吸碘131率、甲狀腺B超及核素掃描等綜合判定。切勿一看化驗單上T3(或FT3)、T4(或FT4)升高,就輕易診斷為“甲亢”,這顯然不妥。

  3、治療甲亢的方法選擇不當
  甲亢治療有藥物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和手術治療三種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適應症。選擇哪種方法不僅要看該方法是否簡單快捷,更要看該方法是否適合患者的具體病情。
  對於病情較輕、甲狀腺輕度腫大的甲亢患者(尤其是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以及妊娠期甲亢,一般首選藥物治療;對已產生壓迫症狀的重度瀰漫性甲狀腺腫或伴有甲狀腺癌瘤(或結節)的甲亢患者可首選手術治療;儘管目前國內外對放射性碘治療的指證比以前有所放寬,但並非每位甲亢患者都適合作此治療,凡有碘過敏、明顯突眼以及妊娠或哺乳期的甲亢患者均不宜做該項治療,該方法不僅日後發生永久性甲減的風險較大,而且還可能導致患者突眼加重。
  4、抗甲狀腺藥物(ATD)的用量自始至終,一成不變
  
甲亢的藥物治療通常分為控制期、減量期和維持期三個不同階段,不同的階段,抗甲狀腺藥物的用量和時間都不一樣。“
  控制階段”所需的藥物劑量較大,目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病人過高的甲狀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時間大約需要4~6周;待病人“甲功(FT3、FT4、TSH)”降至正常水平以後,就進入“減量階段”,此時應逐步減少抗甲狀腺藥物的劑量,以防矯枉過正,出現“藥物性甲減”,一般每兩週減一次,每次減1~2片,這個過程大約需要2~3個月;當抗甲狀腺藥物減至每天1~2片左右(他巴唑5~10mg/天或丙基硫氧嘧啶50~100mg/天)而甲功依舊正常,此時不能停藥,而應繼續用小劑量長期維持,“維持階段”大約需要1.5~2年甚至更長。
  然而,有些病人甚至包括一些非專科醫生對此並不瞭解,而是一成不變地按照最初控制階段的劑量長期服用,沒有將藥物適時減量,從而導致“藥物性甲減”。
  5、不瞭解各種抗甲狀腺藥物的藥理特性,藥物用法不當
  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是治療甲亢的兩種基本藥物,但兩者的藥代動力學特點有所不同,他巴唑的半衰期為4~6小時,作用可維持24小時,故可將一日藥量於一次口服,其療效與每日三次口服相當;而丙基硫氧嘧啶半衰期僅2小時,因此一定要每日三次服藥,否則起不到應有的療效。
  需要提醒的是:抗甲狀腺藥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只可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但對體內已經合成的甲狀腺激素不起作用,也不能阻止甲狀腺激素的釋放,故服藥後不能很快起效,需要等1~2周,待患者甲狀腺濾泡內貯存的甲狀腺激素被消耗至一定程度後才能臨床見效。
  因此,切不可只服用2~3天后症狀改善不明顯就輕率地認為藥效不好,隨意更換藥物或治療方法。在抗甲狀腺藥物尚未充分顯效的早期初治階段,可以通過服用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等)抑制交感神經興奮,緩解病人心慌、胸悶等自覺症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