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季節-秋天在我們面前緩緩拉開帷幕。此時,暑氣漸漸消退,夏天漸行漸遠,天氣由熱轉涼。提醒大家“秋老虎”的威力照樣不可小覷,我們需要在這樣冷暖不定的節氣中好好調理身體。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讓人防不勝防。
1、秋老虎的真面目
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以後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這種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南退後的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區,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牛”,多變的天氣讓秋老虎“咬人”更凶。
2、防燥重在養肺
我國古書經典《黃帝內經》中指出,秋天養生的要領是:“使之安寧,已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簡單來說,立秋時我們一定要祛暑滋陰、養肺護肝、謹防秋燥,當心“秋老虎”。
進入秋季之後,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溼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秋氣應肺,而秋季乾燥的氣候成了秋老虎的主要特點,秋燥傷津,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乾咽燥,乾咳少痰,面板乾燥,便祕等症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及時防燥對防治秋老虎帶來的不適症狀還是很有必要的。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唿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幹喉痛、咳嗽胸痛等唿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解除秋燥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此外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藥膳,如:參麥團魚、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等。另外,張仲景提出“秋不食肺”,秋天以不吃豬肺、牛肺、羊肺為好。秋季應儘量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
3、少辛增酸
益肺氣滋腎陰,養肝血潤腸燥,這是預防秋老虎的飲食之要。少吃辛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肝五味主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可選擇蘋果、石榴、葡萄、芒果、陽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要吃些溫食。初秋時節,正是秋老虎肆虐之時,溼熱交蒸,易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讚譽。如《本草經疏》譽粳米為“五穀之長,人相須賴以為命者也”。《隨息居飲食譜》謂:“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貧人患虛症,以濃米飲代蔘湯。病人、產婦粥養最宜。
4、防暑除溼,保養脾胃
按照中醫理論與中華養生學,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這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為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的需要,進入秋季,人的食慾增強,暴飲暴食易使胃腸負擔加重,導致功能紊亂。另外,由於秋老虎的原因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易引起腹部著涼,致使腸蠕動變化而導致腹瀉。預防秋季腹瀉重在保養脾胃,防止胃病復發。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上不要暴飲暴食,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少吃過涼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比較適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蓮子、扁豆、冬瓜等。
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比如茭白、南瓜、銀耳、百合等,均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5、起居調養
初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因為秋老虎的原因,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衣著可根據天氣適當加減,避免受涼感冒。
6、切忌貪涼
進入秋季後,辦公室的空調照舊,但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初秋之時,天氣早晚較涼,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易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長期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可以經常喝點薑茶。身體虛弱者,可在辦公室備一件外套“避寒”。對於年老體弱,尤其是有慢性唿吸道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在立秋後繼續開放空調,若開應儘量避免空調直吹。空調還容易引起熱傷風。臨床實踐表明,熱天患傷風感冒者並非少數。高溫天氣,人體代謝旺盛,能量消耗較大,免疫力下降。如果過於貪涼,細菌、病毒便可乘虛而入,導致感冒。大汗淋漓時,不要立即對著空調吹。要注意勞逸結合,一旦患了熱傷風,應當及時就診。
空調過涼,易造成寒邪滯重,尤其是中老年人,腎氣多已虧虛,更易出現腰膝痠痛。每天可以將手掌放在腰部,來回搓50次,補腎固元,防治空調造成的腰痠背痛。還可以先對搓手背50次,再對搓手掌50次,每天早晚各搓一遍,或者每天左手搓右足底50次,再換另外一側,能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免疫力。如果已經關節痛,就要多走動,並在膝蓋、肩膀等部位蓋條小毯子保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