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傷二科(關節) 主任醫師 杜奇濤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徵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發生之前,通常無特殊臨床表現。該病女性多於男性,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質疏鬆症發病率處於上升趨勢,在我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問題。

  發病原因

  骨質疏鬆症的具體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內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鬆,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睪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質疏鬆症在絕經後婦女特別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鬆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鬆重要因素。絕經後5年內會有一突然顯著的骨量丟失加速階段,每年骨量丟失2%~5%是常見的,約20%~30%的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快速骨量丟失者,而70%~80%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正常骨量丟失者。

  瘦型婦女較胖型婦女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症並易骨折,這是後者脂肪組織中雄激素轉換為雌激素的結果。與年齡相仿的正常婦女相比,骨質疏鬆症患者血雌激素水平未見有明顯差異,說明雌激素減少並非是引起骨質疏鬆的惟一因素。

  2、遺傳因素

  骨質疏鬆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歐人種多見,其次為亞洲人,而黑人少見。骨密度為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指標,骨密度值主要決定於遺傳因素,其次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3、營養因素

  已經發現青少年時鈣的攝入與成年時的骨量峰直接相關。鈣的缺乏導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鈣飲食者易發生骨質疏鬆。維生素D的缺乏導致骨基質的礦化受損,可出現骨質軟化症。長期蛋白質缺乏造成骨機制蛋白合成不足,導致新骨生成落後,如同時有鈣缺乏,骨質疏鬆則加快出現。維生素C是骨基質羥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能保持骨基質的正常生長和維持骨細胞產生足量的鹼性磷酸酶,如缺乏維生素C則可使骨基質合成減少。

  4、廢用因素

  肌肉對骨組織產生機械力的影響,肌肉發達骨骼強壯,則骨密度值高。由於老年人活動減少,使肌肉強度減弱、機械刺激少、骨量減少,同時肌肉強度的減弱和協調障礙使老年人較易摔跤,伴有骨量減少時則易發生骨折。老年人患有腦卒中等疾病後長期臥床不活動,因廢用因素導致骨量丟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

  5、藥物及疾病

  抗驚厥藥,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以及卡馬西平,引起治療相關的維生素D缺乏,以及腸道鈣的吸收障礙,並且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過度使用包括鋁製劑在內的制酸劑,能抑制磷酸鹽的吸收以及導致骨礦物質的分解。糖皮質激素能直接抑制骨形成,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增加腎臟對鈣的排洩,繼發甲狀旁腺功能障礙,以及性激素的產生。

  6、其他因素

  酗酒對骨有直接毒性作用。吸菸能增加肝臟對雌激素的代謝以及對骨的直接作用,另外還能造成體重下降並致提前絕經。長期的大強度運動可導致特發性骨質疏鬆症。

  骨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

  1、 X線可以發現骨折以及其他病變,如骨關節炎、椎間盤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質減少(低骨密度)攝片時可見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樑減少及其間隙增寬,橫行骨小樑消失,骨結構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觀察到。大體上可見因椎間盤膨出所致的椎體雙凹變形,椎體前緣塌陷呈楔形變,亦稱壓縮性骨折,常見於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2、骨密度檢測 骨密度檢測(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預測指標。測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來評估總體的骨折發生危險度;測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預測區域性的骨折發生的危險性。

  跟骨的定量超聲(濰坊中醫院關節骨科門診有該儀器)可用於普通篩查,該方法費用低、便攜且無電離輻射。

  臨床表現

  (1)疼痛。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佔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

  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樑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

  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鬆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

  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併發症,它不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經濟負責,並嚴重限制患者活動,甚至縮短壽命。據我國統計,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80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骨質疏鬆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橈骨遠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見,老年期以後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見。一般骨量丟失20%以上時即發生骨折。BMD每減少1.0DS,脊椎骨折發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壓縮性骨折約有20%-50%的病人無明顯症狀。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肺上葉前區小葉型肺氣腫發生率可高達40%。老年人多數有沒程度肺氣腫,肺功能隨著增齡而下降,若再加骨質疏鬆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西藥治療

  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有下列五種:

  1、荷爾蒙補充療法:雌激素加上黃體素,可以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如果沒有子宮,則不需要黃體素。

  2、阿倫膦酸鹽(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同時具有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效果。

  3、降鈣素(calcitonin):藉著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對於停經五年以上的骨質疏鬆症婦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慾減退,臉潮紅、起疹子、噁心與頭昏。不過,只要停止藥物治療,骨質流失速度會開始加快,因此必須長期治療。

  4、鈣劑和維生素D:聯合用藥效果較好。

  5、骨肽製劑,是目前臨床新出現的用來治療風溼類風溼的藥品,對骨質疏鬆有特效。

  中藥治療

  1、肝腎陰虛型

  症狀:腰膝痠痛,眩暈耳鳴,失眠多夢,患部瘻軟微熱,關節僵硬。男子陽強易舉,遺精,婦女經少經閉,或崩漏,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乾顴紅,溲黃便幹,舌紅少律,脈細數。

  治則:滋陰壯骨,益腎填精。

  方藥:左歸丸或滋陰大補丸加減。熟地黃24克,山藥12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鹿角膠12克,龜版膠12克,菟絲子12克,牛膝9克,知母8克,黃柏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1―3療程即可好轉或痊癒。

  2、脾氣虛衰型

  症狀:腰背痠痛,雙膝行走無力,甚則輕微運動可引起胸背劇痛,或腰彎背駝,納少,腹脹,飯後尤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浮腫,或消瘦,舌淡苔白,脈緩弱無力。

  治則:健脾益氣,溫陽補腎。

  方藥:參苓白朮散加減。蓮子肉8克,薏苡仁10克,砂仁3克,桔梗6克,白扁豆12克,茯苓15克,人蔘10克,甘草8克,白朮10克,山藥12克,陳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1個月為1療程,一般1―3療程即可好轉或痊癒。

  3、腎陽虛衰型

  症狀:腰膝痠軟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頭目眩暈,精神委靡,面色蒼白,或漆黑,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或陽痿,婦女宮寒不孕;或大便久洩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洩瀉;或浮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則腹部脹滿,全身腫脹,心悸咳喘等。

  治則:溫腎助陽補虛。

  方藥:右歸丸加減。熟地黃24克,制附子12克,肉桂6克,山藥12克,菟絲子12克,鹿角膠12克(烊化),枸杞子12克,杜仲炭12克,山萸肉9克,當歸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1―3療程即可好轉或痊癒。

  4、腎精不足型

  症狀:患部酸楚隱痛,筋骨痿弱無力;表現為早衰,發脫齒搖,健忘恍惚,舌紅,脈細弱。

  治則:滋腎填精補血。

  方藥:河車大造丸加減。紫河車20克,熟地黃12克,杜仲12克,天門冬12克,麥門冬12克,龜版9克,黃柏9克,牛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1―3療程即可好轉或痊癒。

  預防

  骨質疏鬆症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和痛若,治療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別強調落實三級預防:

  1、一級預防:應從兒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魚、蝦、蝦皮、海帶、牛奶(250ml含Ca300mg)、乳製品、骨頭湯、雞蛋、豆類、精雜糧、芝麻、瓜子、綠葉蔬菜等。儘量擺脫“危險因子”;

  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菸、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動物蛋白也不宜過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儘可能儲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措施。加強骨質疏鬆的基礎研究,對有遺傳基因的高危人群,重點隨訪,早期防治。

  2、二級預防:人到中年,尤其婦女絕經後,骨丟失量加速進行。此時期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對快速骨量減少的人群,應及早採取防治對策。近年來歐美各國多數學者主張在婦女絕經後3年內即開始長期雌激素替代治療,同時堅持長期預防性補鈣或用骨肽口服制劑骨肽片進行預防治療,以安全、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

  日本則多主張用活性Vit D(羅鈣全)及鈣預防骨質疏鬆症,注意積極治療與骨質疏鬆症有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脂肪瀉、慢性腎炎、甲旁亢/甲亢、骨轉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3、三級預防:對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患者應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進骨形成(活性Vit D),骨肽口服制劑(骨肽片)的藥物治療,還應加強防摔、防碰、防絆、防顛等措施。對中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手術,實行堅強內固定,早期活動,體療、理療心理、營養、補鈣、止痛、促進骨生長、遏制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等綜合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