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通過檢測一些基本的指標能反映出肝臟的大致健康狀況。
1、轉氨酶。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它平時“住在”肝細胞裡,正常情況下不會跑出來。但如果肝細胞受損、破裂,轉氨酶就會被釋放出來,體檢報告中顯示指標升高。破壞得越多,轉氨酶就會越高。當肝細胞破壞到一定程度,肝功能就會受影響。
正常範圍:穀草轉氨酶(AST,15~40單位/升);谷丙轉氨酶(ALT,9~50單位/升)。
異常原因:如果是輕微升高,一般不需太擔心,多和生理因素有關。半個月內複查一次,如果仍高則要做進一步檢查詢原因。生理性原因主要包括熬夜、疲勞、油膩、飲酒、劇烈運動等。如果數值高於100,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如脂肪肝等。如果數值很高,達到300甚至600單位,則要結合進一步檢查(乙肝病毒DNA檢測、彩超、CT、腫瘤標誌物等),考慮是否有急性炎症、肝損傷、腫瘤、膽石症等。
2、膽紅素。膽紅素來源於壞死的紅細胞,在肝臟代謝,如果肝功能異常就會影響到膽紅素的代謝,從而使血清中膽紅素偏高。這個指標反映肝臟的代謝能力。
正常範圍:總膽紅素(3~21微摩爾/升);直接膽紅素(0~7微摩爾/升)。
異常原因:體檢時大多數是輕度升高,反映肝臟代謝膽紅素的能力降低。可能原因包括脂肪肝、肝臟慢性病變(肝炎)、肝臟受過外傷等。此指標異常,反映肝臟長期超負荷工作,時間長了會造成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因此要引起重視,積極尋找原發病因,少吃油膩,給肝臟減負。如果動態觀察發現膽紅素長期異常,但每次都在30左右,沒有黃疸等症狀,查不出病因,可能是吉爾伯特綜合徵。如果總膽紅素非常高,高於正常值上限3倍或大於50微摩爾/升,可以從肉眼上看出黃疸,可能是膽道梗阻、硬化性膽管炎、膽道惡性腫瘤等造成的,應早發現、早治療。
3、血清白蛋白與凝血酶原時間。反映肝臟的合成能力。
正常範圍:前者40~55克/升,後者9.4~12.5秒。
異常原因:正常飲食下,長期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說明正常肝細胞逐漸減少,肝細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臟儲備功能減退,和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衰竭或血液病等有關。
4、肝腫瘤標誌物。與肝臟有關的腫瘤標誌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糖鏈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
正常範圍:AFP(0~7微克/升)、CA-199(0~39單位/毫升)、CEA(≤5納克/毫升)。
異常原因:AFP是肝臟特異性的代謝指標,高於7的都需要複查。如果在200以下,先要排除肝炎,如果處在乙肝、丙肝活躍期,此指標也會高。肝炎排除後,多是肝臟腫瘤引起的升高;如果在200~400,傾向於肝癌;如果大於400很可能是肝癌。CA199高多與膽道來源的腫瘤相關,反映肝內膽管細胞癌比AFP要敏感。癌胚抗原,其升高多與胃腸道來源的腫瘤相關,如果彩超同時顯示肝臟有多個結節,則考慮為腫瘤轉移到肝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