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經常會聽到“腦子有病”之類的揶揄話。被稱為“有病”者都知道自己並沒有什麼病,或一笑了之或回上一句“你才有病”。不過,如果腦子真的有了什麼毛病,可就沒這麼輕鬆了。一旦需要開顱治病,不用說病人,就連醫務人員也感到頗為棘手。近年來,神經介入治療法的出現和發展,使一些顱腦疾患不開刀也能得到治療。下面就向讀者簡單作一介紹。
神經介入治療是在x線電視監視下,對顱腦疾患進行直接治療的方法。打個比方,人體的血管就像是縱橫交錯的江湖河道,而介入治療就是將不同大小、不同用途、具有治療作用的“小船”在“有線”或“無線”的控制下,通過這些“河道”運送到患病的“碼頭”,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治療時,一般採用股動脈穿刺。在x線電視監視下,將內徑為2毫米的導引管經主動脈插到供應顱腦的血管—頸動脈或椎動脈內。然後,通過導引管將內徑為1毫米或更細的非常柔軟的微導管選擇性地插到顱內有關的動脈內,直達病變部位。最後,再根據病變的性質,採用不同的方法,如栓塞、注藥、擴張等操作,達到治療目的。
一般來說,神經介入治療損傷輕,痛苦小,危險性低,適應證廣泛。目前,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下列疾病:
腦血管畸形 這是青少年常見的顱內出血原因,發病凶險突然,開刀時出血較多,危險性較大,可造成殘疾。介入治療可以將微導管選擇性插到畸形血管的供血動脈處,然後注射各種不同的栓塞劑,將畸形血管團進行部分、大部分或全部栓塞。有的病人一次可治癒,有些病人需進行多次治療。
腦動脈瘤 這是中年人蛛網膜下腔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而且復發出血致死的情況經常發生,必須及時手術。有些巨大的動脈瘤以前無法手術治療,現在可採用介入方法。將微導管送到動脈瘤內,通過微導管將電解可脫式彈簧圈插入動脈瘤內盤成籃狀,通電將彈簧圈解脫。再繼續插入數個彈簧圈,直至將動脈瘤完全閉塞,同時保留載瘤動脈通暢。
腦血栓形成 這是老年人一種常見的“中風”。由於腦血管被血栓阻塞,可造成半身不遂,語言不清。近年來已研製出能溶解血栓的藥物,如重組鏈激酶、尿激酶,但是靜脈注射後效果並不理想。最新的方法是採用介入治療,將微導管插到血栓阻塞的血管部位,然後注入藥物,使病變部位的藥物濃度明顯增高,常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頸動脈海綿竇瘻 頭部受傷後有些病人可發生眼球突出、跳動、區域性充血,稱為頸動脈海綿竇瘻。過去需要開顱手術或頸部手術,但手術效果並不可靠。現在採用介入方法,將可脫離的球囊導管選擇性地插到動脈與靜脈相交的瘻口,充盈球囊將瘻口完全閉塞又保持腦動脈血流暢通。此法安全可靠,效果立竿見影。
顱內腦膜瘤 這是一種常見的顱內良性腫瘤。由於該處血液供應豐富,手術風險很大。採用介入放射技術可通過內徑小於1毫米的微導管注入直徑200微米左右的栓子,將腫瘤內的血管網和主要供血動脈閉塞。這樣手術可以在“無血”或“少出血”的情況下從容不迫地進行,達到完美的境地。
顱內惡性腫瘤 如膠質瘤、腦轉移瘤等,這些腫瘤手術切除和放療後容易復發,一般採用化療。由於化療藥物全身反應大,故限制其療效。採用介入技術,將微導管選擇性地插入腫瘤的供血血管內,灌注化療藥物,即所謂“超選擇性動脈內化療”。這種方法可提高腫瘤區域性的藥物濃度50倍,降低全身的副作用和毒性反應,明顯地提高療效,減輕病人痛苦,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