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營養科 主治醫師 於永超

  日常生活中,餐後犯困很常見,本篇主要從飲食方面解釋及建議,捎帶運動建議。從巨集觀角度看,人類進化至今,吃飽後犯困的現象,或許有利於物種生存或延續。

  在我們的祖先還不是很強大時,要適應那個以採集或撿勐獸殘食為主、飢一頓飽一頓、普遍食物匱乏的遠古時期,那些進食後能自調節減少運動的基因型,更有利於能量的貯存,為再次尋找食物準備更多能量,所以這類基因型,也就有更大概率存活並延續至今。

  從微觀角度看,生理機制層面,調節機體對環境適應性的,一般是通過神經或內分泌機制。

  先說神經機制

  與餐後睡意相關的神經系統,主要是植物(自主)神經系統,即交感神經VS副交感神經,二者的作用特點,是一方興奮則另一方抑制,且均不受主觀意志支配,這也與基因裡的“能量節約”原則一致,即身體只能在同一時間做好一類事,要麼安靜的消化,要麼亢奮的躁動。

  一般來講,食物的綜合刺激,會讓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胃腸蠕動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效率提高(消化食物的過程也需消耗儲備能源);連鎖反應是交感神經抑制,引起唿吸減慢、血壓下降、心率減慢、體溫降低,顯然這些狀態,都更利於睡眠。

  小結1:與植物神經調節相關的餐後睡意,可能更多是與進食量即消化總負擔有關。所以為緩解餐後犯困,我們可減少進食量,每餐吃七八分飽即可。

  另外,為降低執行難度,在同樣飽足感前提下,降低食物能量密度也是好選擇,比如攝入含大量水分的蔬菜類,或富含膳食纖維的魔芋製品,都有利於“飽而不困”。

  進一步延伸,進食時機——我們應做好正餐之間的加餐(健康零食),避免因餐前過度飢餓,引起下意識狼吞虎嚥或過飽,而能氣定神閒的實現細嚼慢嚥。

  再說內分泌機制

  與餐後睡意有關的內分泌機制,通過激素水平變化,作用於大腦控制睡眠的神經區域,讓人產生睏意。而這種激素調節,可能更多是與攝食種類與比例有關,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種類和比例。

  碳水化合物

  首先,碳水化合物。如果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過高,或是選擇高血糖指數(GI)食物,例如遊離糖、精製穀物等,都會引起餐後血糖快速升高,進而導致以下幾類激素也大幅變化:胰島素升高、血清素(5-HT)升高、褪黑素升高、食慾素降低……而這些激素變化,都以不同的貢獻比例,促進了餐後睡意的發生。

  脂肪

  其次,脂肪。研究早已證實,膳食中的脂肪,會刺激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 CCK)的產生。 膽囊收縮素,顧名思義,科學家最初發現該激素的作用,就是促進膽囊收縮排出膽汁,而膽汁的乳化作用,則是輔助脂肪消化的。近年來發現該激素與飯後睏意有關。人體實驗顯示,飯後兩小時內CCK的含量顯著升高,之後逐漸回落,且這段時間內,人的睡意與CCK含量呈正相關性。進一步研究顯示,如果向人體或動物體內注射CCK,會產生鎮靜與滿足的效果。所以,進食高脂肪的食物能促進CCK的分泌,讓人餐後睡意更強。

  蛋白質

  再次,蛋白質。雖然在“食物熱效應”方面,單純看蛋白質消化過程,是三大供能營養素中耗能最高的,但綜合來看,蛋白質對餐後睡意的影響,不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因此,一餐中蛋白質的足量攝取,能降低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供能佔比,進而平穩餐後血糖和膽囊收縮素的波動,減輕餐後睏意。

  小結2:想借助激素調節來降低餐後睡意,可以通過優化食物種類與供能比來實現。

  碳水化合物類,降低其比例,也就是減少澱粉類主食量(減30%-50%);優先選擇“慢糖”食物,即粗雜糧、全穀物、薯類等複合碳水,少選擇精米白麵;做菜不新增遊離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等),不用澱粉勾芡;大量吃蔬菜;隨餐飲品不選含糖飲料。

  脂肪類,少吃肥瘦肉、帶皮肉;烹調多用蒸煮燉拌燜等,避免油炸煎烤,炒菜先焯水再少量油炒。

  蛋白質類,多選擇畜類瘦肉、不帶皮禽肉、魚蝦、豆製品。

  食材搭配方面,要菜飯分明。少選擇“混合食物”——炒飯、拌飯、蓋澆飯、麵條、包子、餃子、餡餅、肉夾饃、披薩、漢堡、三明治……這些食物一般碳水類比例很高,且含大量脂肪,而蛋白質不足,蔬菜更是少得可憐……

  運動建議

  以上主要是飲食方面建議,再簡單說下運動方面建議,比如餐後先別坐著趴著,平路散步十分鐘至半小時不等,就能明顯平穩餐後血糖,緩解餐後睡意。另外,全身肌肉量的增加也對此有利,3次/星期的抗阻力肌肉訓練是必要的。

  興奮性飲品

  至於神經興奮性飲品,例如咖啡、濃茶或其他功能性飲料,不建議選用,倒不是對健康風險多大,而是容易產生依賴,並掩蓋自身不當的飲食或運動習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