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有50多種無機鹽,總共約3千克。鈣、碳、氟等組成骨骼和牙齒的結構;鈣、鉀、鎂、銅、鋅等與酶系統催化作用有關;鈉、鉀、氯化物可維持細胞和體液的酸鹼度,參與滲透壓和水鹽平衡;碘是甲狀腺素的原料;鐵是紅細胞內血紅蛋白的基質。占人體總量萬分之一以上的為常量元素,如鈣、磷、硫、鉀、鈉等;占人體總量萬分之一以下的為微量元素。各種微量元素的總重不到30克,但同身體健康和生理機能有密切關係。現已知生理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種,即鐵、碘、鋅、氟、銅、錳、鈷、鉬、鉻、鎳、錫、釩、硒、矽。
無機鹽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參與重要的生理作用。但無機鹽不能在體內合成,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亦不會消失,最後只能從體內排出體外。因此,無機鹽的來源只能通過食物來補充。一般在食物中分佈很廣,正常平衡飲食一般都能滿足需要。內陸和山區的食物常會缺碘,需供應加碘食鹽以補充。飲食攝入不足、飢餓、外傷、手術後容易缺鉀,有時需要口服或靜脈點滴補鉀。
老年人和婦女絕經後多有缺鈣而出現骨質疏鬆症,需要足量的蛋白質和鈣質補充。老年人貧血常因鐵攝入不足所致。因此,鈣、鐵、碘、鉀是比較容易缺乏的元素。另一方面,老年人應限制食鹽(氧化鈉)每天攝入量為5~6克,保持清淡飲食。稍加放寬就會發生體內水和鈉瀦留,引起血壓升高,增加心、腎負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