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崔建軍

  神經外科許多患者在出院時只是住院治療的結束,但回家之後仍需要一段時間康復。對於幕上腫瘤(腦膜瘤、膠質瘤、顱咽管瘤等)手術後的患者,在出院後,主管醫生會根據病情開立抗癲癇的藥物,讓患者回家後繼續口服一段時間,在此階段的服藥方法是否正確,也可能會影響病情的恢復,因此,掌握服用抗癲癇藥的注意事項,能夠幫助患者更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用藥時長:

   對於服用抗癲癇藥物的時間,目前神經外科專家的意見尚不完全一致,例如2009年衛生部中華醫學會組織編寫的《神經外科臨床診療指南》中建議:對於幕上腫瘤開顱手術者,如果術前、術後均無癲癇發作,術後需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物至少3個月(3~6個月);如果術前無癲癇發作、而術後有過癲癇發作,術後至少需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物6個月(6~12個月);如果術前和術後均有過癲癇發作,術後需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物至少1年(1~2年)。2012年中國抗癲癇協會專家組對於《顱腦疾病手術後抗癲癇藥物應用的專家共識》中建議:抗癲癇藥物應在麻醉藥物停止後開始應用,以防即刻癲癇發作;由於目前尚無證據證明抗癲癇藥物可以減少晚期癲癇(手術後大於2周發生的癲癇)發作,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物通常應在手術後2周逐漸停止使用;如果患者手術前即有癲癇發作,或手術後出現早期(2周內)癲癇發作者,應由醫生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和治療情況,遵循抗癲癇藥使用原則基礎上,選擇或調整抗癲癇藥物,或增加劑量等;出現顱內感染或術後形成腦內血腫的患者可適當延長抗癲癇藥物應用時間。

  癲癇發作是顱腦疾病較為常見的伴隨症狀,其發作情況因人而異,因此,在就診期間,主管醫生往往對患者的病情、手術情況、用藥情況等最為了解,在服用抗癲癇藥物細則方面,患者應遵循主管醫生的醫囑。

  用藥事項:

  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醫囑用藥,不可隨意加量、減量、停藥,以免發生危險。出院帶藥每天應按照固定的時間服用,有的藥需要空腹吃,有的需要飯後吃,所以要看清說明書,並詳細記錄護士告知的相關用藥知識,做到安全用藥。

  藥物副作用:

  抗癲癇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有過敏、血常規及肝功能的變化,服用期間應定期複查血常規及肝功能(大約1個月左右複查1次),如有異常應及時與醫生溝通進行處理。

  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

  是指藥物劑量過大、加藥過快或服藥的初期產生的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暈、行走不穩、厭食、噁心、嘔吐、疲勞、嗜睡等,一般程度不嚴重,經過調整藥物劑量很快就能好轉或消失。

  特異體質的不良反應:

  是指個體對藥物中的某種成分過於敏感引起的不良反應,如皮疹、周圍神經病等,發生這種情況,應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出處理。

  長期服藥的不良反應:

  長期服用抗癲癇藥,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精神緊張等不良反應,一些專家通過臨床試驗也發現某些抗癲癇藥物長期服用可能會對人的注意力、反應速度、精細運動等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停藥原則:

  有研究顯示,幕上腫瘤手術後發生過癲癇的患者,在經過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約有60%-70%可以實現再無發作,通常情況下,患者如果持續無發作2年以上,即存在減停藥的可能性,但是是否減停、如何減停,還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癲癇發作型別、發作誘因、既往治療、以及個人情況等因素,醫生會仔細評估停藥復發風險,患者應在醫生的評估和指導下方可考慮開始逐漸減停抗癲癇藥物 。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