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瞼裂斑
瞼裂斑(pingueculae)是瞼裂區角鞏膜緣連線處水平性的、三角形或橢圓形、隆起的、灰黃色的球結膜結節。
【病因】 病理顯示瞼裂斑上皮下連線組織透明樣變性,嗜鹼性彈力纖維、顆粒狀物質增多,通常病變區沒有炎症細胞,這被認為是紫外線誘發膠原變性的結果。瞼裂斑主要位於鼻側區域,因此有學者認為與鼻樑對陽光的反射,導致的光化學損傷有直接關係。此外眼瞼閉合對瞼裂區球結膜造成的重複性損傷也被認為是一個致病因素,
【臨床表現】 鼻側發生多且早於顳側,多為雙側性。外觀常像脂類滲透至上皮下組織,內含黃色透明彈性組織。瞼裂部接近角膜緣處的球結膜出現三角形隆起的斑塊,三角形基底朝向角膜。瞼裂斑通常是無症狀,至多是美容的問題。偶爾瞼裂斑可能會充血、表面變粗糙,發生瞼裂斑炎。
瞼裂斑很少與其他損害混淆,瞼裂斑位於上皮下,上皮腫瘤多侷限於上皮組織內。成年人的Gaucher病是一種鞘脂代謝性疾病,可發生褐色的瞼裂斑樣損害,需注意鑑別。
【治療】 一般無需治療。發生瞼裂斑炎給予作用較弱的激素或非甾體消炎藥區域性點眼即可。嚴重影響外觀、反覆慢性炎症或干擾角膜接觸鏡的成功配戴時可考慮予以切除。
二、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pterygia)是一種向角膜表面生長的與結膜相連的纖維血管樣組織,常發生於鼻側的瞼裂區。翼狀胬肉的存在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引起角膜散光導致視力下降,如果胬肉遮蓋視軸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
【病因】 翼狀胬肉的確切病因與發病機制雖然尚未完全弄清,但流行病學顯示,有兩個因素與它的發生有密切關係,一是所居住地區的地理位置,二是暴露於日光及風沙下的時間。熱帶地區的居民以及長時間從事戶外工作的人翼狀胬肉的發病率均較正常為高,這顯示日光中的紫外線可能是引起翼狀胬肉的主要原因。另外,遺傳也是其發病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家族成員中有翼狀胬肉病史的人較正常人更易發生翼狀胬肉。其他尚有許多因素包括區域性淚液異常、I型變態反應、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都被認為與胬肉的發生有重要聯絡。
【臨床表現】 多雙眼發病,以鼻側多見。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或僅有輕度異物感,當病變接近角膜瞳孔區時,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擋瞳孔區而引起視力下降。瞼裂區肥厚的球結膜及其下纖維血管組織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當胬肉較大時,可妨礙眼球運動( 圖7-10)。
典型的翼狀胬肉可以分為頭、頸、體三部分,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翼狀胬肉的體部通常起自球結膜,偶爾起自半月皺襞或穹隆部結膜(特別是復發胬肉)。在角鞏膜緣翼狀胬肉的體部轉為頸部。翼狀胬肉的頭部指的是位於角膜的部分,此處的胬肉與下面的角膜緊密相連。Stocker’s線指的是含金屬的色素在上皮的沉積,它的存在常常是胬肉生長緩慢的表現。胬肉外形上的不同常常提示了病變發展的不同階段:進展期胬肉充血肥厚,靜止期胬肉色灰白,較薄,呈膜狀。
【診斷和鑑別診斷】 由於翼狀胬肉的病變直觀,診斷並不困難,但是仍需要和其它一些疾病相鑑別。
假性胬肉 假性胬肉是由於外傷、手術及炎症傷及角膜邊緣區而導致的結膜與角膜的粘連。與真性胬肉不同在於:它沒有清晰的頭、體、尾的外形特點;可以發生在角膜的任何位置;之前常常有明確的外傷及炎症病史;另外假性胬肉的下方常常可以被探針通過。
瞼裂斑 瞼裂斑位於瞼裂區角膜兩側的球結膜,微隆起於結膜,呈黃白色的三角形外觀。它的成因也與長期戶外活動有關,但瞼裂斑很少侵入角膜。
結膜腫瘤 一些結膜的腫瘤在發病初期易與翼狀胬肉相混淆,但良性腫瘤一般很少侵犯角膜,而惡性腫瘤生長迅速,呈不規則外觀。病理檢查可明確診斷。
【治療】胬肉小而靜止時一般不需治療,但應儘可能減少風沙、陽光等刺激。胬肉進行性發展,侵及瞳孔區,可以進行手術治療,但有一定的複發率。手術方式有單純胬肉切除或結膜下轉移術。胬肉切除+球結膜瓣轉移、移植或羊膜移植術。聯合角膜緣幹細胞移植、自體結膜移植、β射線照射、區域性使用絲裂黴素等,可以減少胬肉複發率。
三、結膜結石
結膜結石(conjunctival concretion)是在瞼結膜表面出現的黃白色凝結物,常見於慢性結膜炎患者或老年人。結石由脫落的上皮細胞和變性白細胞凝固而成。患者一般無自覺症狀,無需治療。如結石突出於結膜表面引起異物感,導致角膜擦傷,可在表面麻醉下用異物針或尖刀剔除。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