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位於體表,易受微生物、風塵和化學物質的侵襲,發生炎症反應。眼瞼各種腺體的開口多位於瞼緣和睫毛的毛囊根部,易發生細菌感染。瞼緣是面板和粘膜的交匯處,眼瞼面板和瞼結膜的病變常可引起瞼緣的病變。由於眼瞼面板菲薄,皮下組織疏鬆,炎症時眼瞼充血、水腫等反應顯著。
一、瞼腺炎
瞼腺炎(hordeolum)是化膿性細菌侵入眼瞼腺體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炎症。如果是睫毛毛囊或其附屬的皮脂腺(Zeis腺)或變態汗腺(Moll腺)感染,稱為外瞼腺炎,以往稱為麥粒腫。如果是瞼板腺感染,稱為內瞼腺炎。
【病因】大多為葡萄球菌,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瞼腺體而引起。
【臨床表現】患處呈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的典型表現。疼痛通常與水腫程度呈正比。外瞼腺炎的炎症反應主要位於睫毛根部的瞼緣處,開始時紅腫範圍較彌散,觸診時可發現明顯壓痛的硬結;疼痛劇烈;同側耳前淋巴結腫大,伴有壓痛。如果外瞼腺炎臨近外眥角時,疼痛特別明顯,還可引起反應性球結膜水腫。內瞼腺炎被侷限於瞼板腺內,腫脹比較侷限;疼痛明顯;病變處有硬結,觸之壓痛;瞼結膜面侷限性充血、腫脹、
瞼腺炎發生2~3d後,可形成黃色膿點。外瞼腺炎向面板方向發展,區域性面板出現膿點,硬結軟化,可自行破潰。內瞼腺炎常於瞼結膜面形成黃色膿點,向結膜囊內破潰,少數患者可向面板面破潰。瞼腺炎破潰後炎症明顯減輕,1~2d逐漸消退。多數在一週左右痊癒。亦可不經穿刺排膿,而自行吸收消退。
在兒童、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體弱、抵抗力差的患者中,若致病菌毒性強烈,瞼腺炎可在眼瞼皮下組織擴散,發展為眼瞼蜂窩織炎。此時整個眼瞼紅腫,可波及同側面部。眼瞼不能睜開,觸之堅硬,壓痛明顯,球結膜反應性水腫劇烈,可暴露於瞼裂之外,可伴有發熱、寒顫、頭痛等全身症狀。如不及時處理,有時可能引起敗血症或海綿竇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
【診斷】
根據患者的症狀和眼瞼的改變,容易做出診斷。很少需要進行細菌培養來確定致病細菌。
【治療】
①早期瞼腺炎應給予區域性熱敷,每次10~15min,每日3~4次,以便促進眼瞼血液迴圈,緩解症狀,促進炎症消退。每日滴用抗生素滴眼液4~6次,反覆發作及伴有全身反應者,可口服抗生素類藥物,以便控制感染。
②當膿腫形成後,應切開排膿。外瞼腺炎的切口應在面板面,切口與瞼緣平行,使其與眼瞼皮紋相一致,以儘量減少瘢痕。如果膿腫較大,應當放置引流條。內瞼腺炎的切口常在瞼結膜面,切口與瞼緣垂直,以免過多傷及瞼板腺管。
③當膿腫尚未形成時不宜切開,更不能擠壓排膿,否則會使感染擴散,導致眼瞼蜂窩織炎,甚至海綿竇膿毒血栓或敗血症而危及生命。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儘早全身使用足量的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的廣譜抗生素,並對膿液或血液進行細菌培養或藥敏實驗,以選擇更敏感的抗生素。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早期發現眼眶與顱內擴散和敗血症的症狀,進行適當處理。
二、瞼板腺囊腫
瞼板腺囊腫(chalazion)是瞼板腺特發性無菌性慢性肉芽腫性炎症,以往稱為霰粒腫。它有纖維結締組織包囊,囊內含有瞼板腺分泌物及包括鉅細胞在內的慢性炎症細胞浸潤。在病理形態上類似結核結節,但不形成乾酪樣壞死。
【病因】
可能由於慢性結膜炎或瞼緣炎而致瞼板腺出口阻塞,腺體的分泌物瀦留在瞼板內,對周圍組織產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臨床表現】
多見於青少年或中年人,可能與其瞼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關。一般發生於上瞼,也可以上、下眼瞼或雙眼同時發生單個或多個,亦常見有反覆發作者。病程進展緩慢。表現為眼瞼皮下圓形腫塊,大小不一。小的囊腫經仔細觸控才能發現。較大者可使面板隆起,但與面板無粘連。大的腫塊可壓迫眼球,產生散光而使視力下降。與腫塊對應的瞼結膜面,呈紫紅色或灰紅色的病灶。一般無疼痛,腫塊也無明顯壓痛。一些患者開始時可有輕度炎症表現和觸痛,但沒有瞼腺炎的急性炎症表現。小的囊腫可以自行吸收。但多數長期不變,或逐漸長大,質地變軟。也可自行破潰,排出膠樣內容物,在瞼結膜面形成肉芽腫或在皮下形成暗紫紅色的肉芽組織。瞼板腺囊腫如有繼發感染,則形成急性化膿性炎症,臨床表現與內瞼腺炎相同。
【診斷】
根據患者無明顯疼痛、眼瞼硬結,可以診斷。對於複發性或老年人的瞼板腺囊腫,應將切除物進行病理檢查,以除外瞼板腺癌。當瞼板腺囊腫繼發感染時臨床表現與內瞼腺炎完全一樣,鑑別要點是,在發生內瞼腺炎以前存在無痛性包塊為瞼板腺囊腫繼發感染。
【治療】
①小而無症狀的瞼板腺囊腫無須治療,待其自行吸收。
②大者可通過熱敷,或向囊腫內注射糖皮質激素促其吸收。
③如不能消退,應在區域性麻醉下手術切除。手術時用瞼板腺囊腫夾子夾住翻轉的眼瞼,使囊腫位於夾子的環圈內,用尖刀切開囊腫,切口與瞼緣垂直,用小銳匙將囊腫內容物刮除乾淨,剪除分離後的囊壁以防復發。
三、瞼緣炎
瞼緣炎(blepharitis)是指瞼緣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組織的亞急性或慢性炎症。 主要分為鱗屑性、潰瘍性和眥部瞼緣炎三種:
(一) 鱗屑性瞼緣炎(squamous blepharitis)由於瞼緣的皮脂溢位所造成的慢性炎症。
【病因】
患部常可發現卵圓皮屑芽胞菌(pityrosporum ovale),它能將脂類物質分解為有刺激性的脂肪酸。此外,屈光不正、視疲勞、營養不良和長期使用劣質化妝品也可能為其誘因。
【臨床表現】
瞼緣充血、潮紅,睫毛和瞼緣表面附著上皮鱗屑,瞼緣表面有點狀皮脂溢位,皮脂集於睫毛根部,形成黃色蠟樣分泌物,乾燥後結痂。去除鱗屑和痂皮後,暴露出充血的瞼緣,但無潰瘍或膿點。睫毛容易脫落,但可再生。患者自覺眼癢、刺痛和燒灼感。如長期不愈,可使瞼緣肥厚,後脣鈍圓,使瞼緣不能與眼球緊密接觸,淚點腫脹外翻而導致淚溢。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及瞼緣無潰瘍的特點,可以診斷。
【治療】
①去除誘因和避免刺激因素。如有屈光不正應予以矯正。如有全身性慢性病應同時進行治療。此外應注意營養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菸酒刺激。
②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清潔瞼緣,拭去鱗屑後塗抗生素眼膏,每日2~3次。痊癒後可每日一次,至少持續2周,以防復發。
(二)潰瘍性瞼緣炎(ulcerative blepharitis)睫毛毛囊及其附屬腺體的慢性或亞急性化膿性炎症。
【病因】
大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鱗屑性瞼緣炎感染後轉變為潰瘍性瞼緣炎。屈光不正、視疲勞、營養不良和不良衛生習慣也可能是其誘因。
【臨床表現】
多見於營養不良、貧血或全身慢性病的兒童。與鱗屑性瞼緣炎一樣,患者也有眼癢、刺痛和燒灼感等,但更為嚴重。瞼緣有更多的皮脂,睫毛根部散佈小膿皰,有痂皮覆蓋,睫毛常被幹痂粘結成束。去除痂皮後露出睫毛根端和淺小潰瘍。睫毛毛囊因感染而被破壞,睫毛容易隨痂皮脫落,且不能再生,形成禿睫。潰瘍癒合後,瘢痕組織收縮,使睫毛生長方向改變,形成睫毛亂生,如倒向角膜,可引起角膜損傷。如患病較久,可引起慢性結膜炎和睫緣肥厚變形,睫緣外翻,淚小點腫脹或阻塞,導致淚溢。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及瞼緣有潰瘍的特點,可以診斷。
【治療】
潰瘍性瞼緣炎比較頑固難治,最好能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應選用敏感藥物進行積極治療。
①應除去各種誘因,注意個人衛生。
②以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清潔瞼緣,除去膿痂和已經鬆脫的睫毛,清除毛囊中的膿液。然後用塗有抗生素眼膏的棉籤在瞼緣按摩,每日4次。
③炎症完全消退後,應持續治療至少2~3周,以防復發。
(三)眥部瞼緣炎(angular blepharitis)
【病因】多數因莫-阿(Morax-Axenfeld)雙桿菌感染引起。也可能與維生素B2缺乏有關。
【臨床表現】
本病多為雙側,主要發生於外眥部。患者自覺眼癢、異物感和燒灼感。外眥部瞼緣及面板充血、腫脹,並有浸潤糜爛。鄰近結膜常伴有慢性炎症,表現為充血、肥厚、有粘性分泌物。嚴重者內眥部也可受累。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可以診斷。
【治療】
①滴用0.25%~0.5%硫酸鋅滴眼液,每日3~4次。此藥可抑制莫-阿雙桿菌所產生的酶。
②適當服用維生素B2或複合維生素B可能有所幫助。
③如有慢性結膜炎,應同時進行治療。
四、病毒性瞼皮炎
病毒性瞼皮炎(viral palpebral dermatitis)比眼瞼細菌性感染少見,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 單純皰疹病毒性瞼皮炎
【病因】
由單純皰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的急性眼周面板疾病,常復發。病毒通常存在於人體內,當感冒、高熱或身體抵抗力低下時,趨於活躍。因發熱性疾病常可致病,所以又稱熱性皰疹性瞼皮炎。大多數眼瞼單純皰疹病毒性瞼皮炎為復發型,在上述誘因誘導下常在同一部位多次復發。
【臨床表現】
病變可發生於上、下瞼,以下瞼多見,與三叉神經眶下支分佈範圍相符。初發時瞼部面板出現丘疹,常成簇狀出現,很快形成半透明水皰,周圍有紅暈。眼瞼水腫。眼部有刺痛、燒灼感。水皰易破,滲出黃色粘稠液體。約1周後充血減退,腫脹減輕,水皰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但可有輕度色素沉著。可以復發。如發生於瞼緣處,有可能蔓延至角膜。在脣部和鼻前庭部,可出現同樣的損害。
【診斷】
根據病史和典型的眼部表現,可以診斷。
【治療】
①眼部保持清潔,防止繼發感染。不能揉眼。
②結膜囊內滴0.1%無環鳥苷滴眼液,防止蔓延至角膜。
③皮損處塗敷3%無環鳥苷眼膏或0.5%皰疹淨眼膏。
(二)帶狀皰疹病毒性瞼皮炎
【病因】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或三叉神經第一支所致。
【臨床表現】
發病前常有輕重不等的前驅症狀,如全身不適、發熱等。繼而在病變區出現劇烈神經痛。數日後,患側眼瞼、前額面板和頭皮潮紅、腫脹,出現成簇透明小皰。皰疹的分佈不越過瞼和鼻的中心界限(圖4-4)。小皰的基底有紅暈,皰群之間的面板正常。數日後皰疹內液體混濁化膿,形成深潰瘍,此時可出現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或有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約2周後結痂脫落。因皮損深達真皮層,脫痂後留下永久性面板瘢痕。炎症消退後,面板感覺數月後才能恢復。可同時發生同側眼帶狀皰疹性角膜炎或虹膜炎,當鼻睫神經受累後,鼻翼出現皰疹時,這種可能性更大。
【診斷】
根據病史和典型的眼部表現,可以診斷。
【治療】
①應適當休息,提高身體抵抗力。必要時給予鎮痛劑和鎮靜劑。
②皰疹未破時,區域性無需用藥。皰疹破潰無繼發感染時,患處可塗敷3%無環鳥苷眼膏或0.5%皰疹淨眼膏。如有繼發感染,可加用抗生素眼液溼敷,每日2~3次。結膜囊內滴用0.1%無環鳥苷滴眼液,防止角膜受累。
③對重症患者須全身應用無環鳥苷、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
五、接觸性瞼皮炎
接觸性瞼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of lids)是眼瞼面板對某種致敏原的過敏反應,也可以是頭面部面板過敏反應的一部分。
【病因】
以藥物性皮炎最為典型。常見的致敏原為眼區域性應用的抗生素、區域性麻醉劑、阿托品、毛果芸香鹼、碘、汞等製劑。與眼瞼接觸的許多化學物質,如化妝品、染髮劑、醫用膠布、接觸鏡護理液和眼鏡架等,也可能為致敏原。全身接觸某些致敏物質或某種食物也可發生。有時接觸致敏原一段時間後才發病,如長期滴用阿托品或毛果芸香鹼滴眼液患者。
【臨床表現】
患者自覺眼癢和燒灼感。急性者眼瞼突發紅腫,面板出現丘疹、水泡或膿泡,伴有微黃粘稠滲液。不久糜爛結痂、脫屑。有時瞼結膜肥厚充血。亞急性者,症狀發生較慢,但常遷延不愈。慢性者,可由急性或亞急性溼疹轉變而來,瞼面板肥厚粗糙,表面有鱗屑脫落,呈苔蘚狀。
【診斷】
根據接觸致敏原的病史,和眼瞼面板溼疹的臨床表現,可以診斷。但若要區別是過敏性還是刺激性皮炎,唯一準確的方法是進行斑貼試驗。
【治療】
①立即停止接觸致敏原。如果患者同時應用多種藥物,難於確認何種藥物引起過敏時,可暫停所有藥物。
②急性期應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進行溼敷。結膜囊內滴用糖皮質激素滴眼液。眼瞼面板滲液停止後,可塗敷糖皮質激素眼膏,但不宜包紮。
③全身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反應嚴重時可口服潑尼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