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王文俊

  在臨床上總會遇到很多患者以為自己得了脈管炎,因為患者聽說嚴重的脈管炎可以導致截肢從而致殘。其實經過醫生查體或一些輔助檢查後,發現只有極少數患者為真正的脈管炎,其它絕大多數不是脈管炎!而是其它血管疾病。那麼真正的所謂脈管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病呢?臨床上平常所說的脈管炎全稱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也稱Buerger氏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血管無菌性炎症,多見於吸菸嚴重的中青年,北方多見,所以此病與吸菸和寒冷有關。新近的研究發現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與血液高凝狀態和自體免疫也有關。一般臨床上將脈管炎分為三期,即區域性缺血期、營養障礙期和壞疽期。其病理為中小動脈血管的節段性阻塞,導致其所供肢體或其它器官供血不足,嚴重者導致肢體壞死潰爛,為了保全生命不得不截肢。開始時血管阻塞不是很嚴重,此時症狀不明顯。一旦血管完全阻塞,就會出現典型的疼痛症狀-間歇性疼痛跛行。即當患者步行一段距離後患肢開始疼痛,繼續行走則疼痛加重,小腿出現抽筋被迫停下腳步。休息幾分鐘後,下肢疼痛緩解,再可繼續行走。行走一段距離後又出現疼痛。患肢缺血的程度決定了行走距離的長短。在患肢動脈完全閉塞又無側枝小血管代償時,就出現了靜息痛,即病人處於休息狀態時仍下肢疼痛不止。這種疼痛較重,夜間尤甚。患肢抬高時可加重疼痛,下垂時減輕。病人常將患肢垂於床下,以減輕疼痛。嚴重者肢體形成潰瘍或壞死(壞疽)被迫截肢。

  而有些血管疾病容易與脈管炎混淆。比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是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血栓所導致的下肢動脈缺血性疾病,其病變為中、大口徑血管的堵塞,病情發展緩慢,其晚期症狀雖然與脈管炎相似,但治療方法和效果明顯好於脈管炎。比如可以用人工血管移植等。
  另外,下肢靜脈曲張或淺靜脈炎是靜脈系統疾病,與脈管炎根本不是一個系統的疾病,一般來說不會導致截肢等嚴重後果。其治療方法與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或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差異巨大。所以,一定要注意鑑別,患者也不要緊張,應該去醫院的普外科或血管外科就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