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宋修軍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刺激神經根、馬尾神經等所表現出的綜合徵。

  (一)病因

  1、腰椎間盤退變;

  2、椎間盤酶活性改變;

  3、基質蛋白異常和基質損傷;

  4、自身免疫反應。

  (二)臨床表現

  1、腰痛;

  2、坐骨神經痛;

  3、麻木;

  4、跛行;

  5、肌肉痙攣或癱瘓;

  6、馬尾綜合徵;

  7、圓錐綜合徵:無法自動排空尿,大便失禁或不能自主排便,陰莖勃起和射精能力完全喪失。圓錐綜合徵與馬尾綜合徵很難鑑別,後者坐骨神經痛更重,下肢感覺、運動障礙更廣泛;

  8、肢體皮溫降低;

  9、小腿水腫;

  10、脊柱畸形;

  11、下肢肌無力和肌肉萎縮;

  12、腱反射改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13、特殊物理檢查:

  1)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2)拉塞克(Laseque)徵;

  3)健肢抬高試驗;

  4)直腿抬高加強試驗(Bragard徵);

  5)仰臥挺腹試驗;

  6)屈頸試驗(Lindner徵)陽性。

  7)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

  (三)輔助檢查

  1、X片腰椎正位片:可發現椎間隙變窄、腰椎生理曲度減小,椎體緣骨質增生。

  2、CT:可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情況。

  3、MRI:清楚地顯示椎間盤變性突出的情況。

  B超、椎管造影、電生理、椎間盤造影等。

  (四)鑑別診斷

  1、急性腰扭傷。

  2、腰肌勞損。

  3、棘上、棘間韌帶炎。

  4、腰椎小關節紊亂。

  5、腰椎管狹窄症。

  6、 腰椎滑脫。

  7、腰椎結核腫。

  8、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

  9、椎管內腫瘤。

  10、梨狀肌出口綜合徵。

  11、盆腔疾病:婦女盆腔炎、附件炎等。

  (五)治療原則

  1、保守治療:臥床休息、佩戴腰圍或支具、腰背肌鍛鍊、腰椎牽引、理療(低頻、中頻、超短波電療,紅外線療法,水療、蠟療等)、推拿、按摩、鍼灸、脫水、神經營養藥物、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的應用、硬膜外或骶管封閉等。硬膜外或骶管封閉治療。

  2、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病變嚴重者需要性手術治療。手術方法:突出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射頻消融術,椎間盤髓核摘除椎間融合術,人工腰椎間盤置換術,椎間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釘棒內固定術等。

圖1 a/b左側旁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c開窗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後

圖2 a 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箭頭);b椎間盤摘除膨脹式椎間融合器植入術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