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曹音

  腕管綜合徵是腕部長期過度活動導致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卡壓而產生的疾病,主要表現為拇指肌肉無力、食指與中指疼痛伴麻木的臨床綜合徵。疾病早期症狀可呈間歇性,後呈進行性加重,尤其以夜間或清晨為甚。

  腕管綜合徵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疾病,發病率非常高,有資料顯示,國外一般人群中腕管綜合徵的發病率為1%-5%,而特殊人群則高達14.5%以上。

  別稱:遲發性正中神經麻痺、腕隧道綜合徵、正中神經卡壓綜合徵、腕部正中神經擠壓徵、滑鼠手、鍵盤腕

  危害

  1、

  手功能不同程度障礙

  影響工作和生活,造成社會及醫療資源損失

  2、影響因素

  職業因素

  職業因素是腕管綜合徵疾病嚴重程度的重要影響因素,重體力負荷、不良腕部、手部姿勢、反覆性操作、長時間工作者發病率高。

  (1)農民是患病程度最嚴重的人群

  (2)手工勞動者(過度屈腕或伸腕)

  (3)文職人員(高度頻繁使用滑鼠、鍵盤)

  (4)家庭主婦(繁雜的家務)

  3、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增生進一步縮小了腕管的容積,加重對正中神經的壓迫,造成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徵的保守治療

  腕管綜合徵分為輕、中、重度3型,對輕、中度腕管綜合徵臨床上多主張採用保守治療。

  1、休息和正確的腕部運動方式

  腕管綜合徵本身有一定的自愈率,有研究表明,即使不接受任何治療,有21%的患者在休息10~15個月之後臨床症狀也會緩解。

  2、制動固定

  腕部支具固定是最常用的保守療法,可以緩解正中神經壓力,使得早期中度患者的臨床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3、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在近些年被較多的應用於臨床。

  中國傳統康復療法

  1、推拿:腕關節周圍推拿按摩可以緩解疼痛,鬆解粘連。

  2、鍼灸:研究發現,針刺、艾灸在治療腕管綜合徵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神經系統功能,促進組織再生等。

  3、神經鬆動術:神經鬆動術通過“牽拉—放鬆”動作能有效促進神經移位,減輕瘢痕組織粘連,並增強神經周圍血液迴圈,促進軸漿運輸,有利於炎性、致痛物質消除及營養物質吸收,從而減輕神經機械敏感性,緩解患者神經壓迫症狀、減輕患部疼痛。

  4、肌內效貼:肌內效貼通過增加感覺輸入而改善感覺異常。肌內效貼還通過貼扎時不同的方向和拉力及貼布在肢體動作過程中與軟組織的互動作用,起到支援或放鬆軟組織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減輕水腫、改善迴圈、減少區域性炎性反應、減輕疼痛。

  5、物理因子治療

  冷療:適用於發病急性期,可以鎮痛、消腫。

  熱療:適用於急性期之後,減痛消腫。

  超聲波、超短波、中頻脈衝等:臨床上比較常見,但是有侷限性。

  6、運動療法

  間歇性的腕部主動活動、手指的屈曲和伸直可以減少腕管內的壓力。正中神經和肌腱滑行練習包括肌腱滑行練習和神經滑行練習兩部分。

  肌腱滑行練習:伸直、鉤狀、拳狀、桌面狀、平拳狀5個手部動作;

  正中神經滑行練習:腕處於中立位,輕握拳;腕處於中立位,伸指;伸指伸腕,使手成背伸狀,手指併攏;大拇指外展;前臂旋後;對側手指輕輕按壓該拇指。

  日常康復訓練

  1、手腕屈伸

  腕伸動作——伸出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右手握著左手四指,然後向後施力。保持呼吸,維持動作 30 秒。換右手做。重複 2~3 次。

  腕屈動作——伸出左手,掌心向內,手指向下。右手按在左手掌背,然後向內施力。保持呼吸,維持動作 30 秒。換右手做。重複 2~3 次。

  2、直臂伸展

  伸出雙臂,與肩成水平,然後將左右手交叉緊扣,緊握十指。吸氣,雙臂向上伸展,維持姿勢 15~20秒。可增強手腕的靈活度,伸展上背及上胸,減少肩膊痠痛。

  3、手腕旋轉

  平伸雙臂,握緊拳頭,以手臂為軸心,向內旋轉拳頭,連續轉動 15~20 秒。完成後,反方向再做1遍。可放鬆腕部肌肉,令手腕保持靈活和鬆弛手臂神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