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治療究竟靠什麼?
患者的病究竟是靠什麼治好的,是打針?吃藥?還是靠手術刀治好的?這裡以肺癌為例,2005年美國肺癌172000例,死亡163000例,五年生存率小於15%;歐洲22個國家聯合調查42種癌症,覆蓋180萬人,5年生存率小於20%;我國肺癌5年生存率小於10%,平均為6-7%。換句話說,中晚期肺癌無論走到哪裡,也無論採用什麼方法都治不好。其他腫瘤的情況基本與之相同。
但是,如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將大於90%,其中不少可存活10-20年,甚至更長。由此可見,延長腫瘤病人生存期的根本出路就在於早期診斷。而對於一些急症來講,如:心梗、腦梗、肺動脈栓塞等,倘若能夠在2小時內溶栓,其治療效果為100%;如果在6小時後溶栓,則效果減半;一旦到了12個小時後再治療,則無效。再從慢性病來看,如:類風關,早診斷、早治療,患者不致殘、不僵直;如果誤診2年,則50%的病人致殘。傳染病也是一樣,肺結核一年內可以痊K;而一旦誤診後,可傳染22個正常人。創傷也是這樣,要及時復位固定,誤診後沒能及時復位將造成骨不連。因此,最好的藥物、最好的手術是時間,只有在早期診斷的前提條件下,那些藥物、刀子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一旦晚了則什麼方法都沒有用。
醫學影像能否早期診斷疾病?
對於一家醫院來講,沒有任何一個臨床科室,其醫院照常執行;但是,不能沒有醫學影像科,就這一點來講,醫學影像科就奠定了它在醫院中的作用和地位。那麼,醫學影像有沒有能力達到早期診斷疾病呢?答案是肯定的。醫學影像可以早期發現病變,準確定位、定性,還可以對疾病的發展進行分期,幫助臨床評價治療效果,以及隨訪。就拿垂體微腺瘤來說,臨床醫生看不見、摸不著,甚至以前拍片也不能看清;超急性腦梗塞,普通CT、MR看不見,會遺漏。而現在不同了,有對比增強、動態觀察,有彌散加權、灌注成像等一些新技術的開展,可以在治療前對疾病進行定性診斷,減少了過去開膛剖肚的術前“剖胸、剖腹探查”,改善了病人的預後,延長了患者的生命,改善了生活質量。
早期診斷是靠影像診斷還是靠影像技術?
而可以定性的這些徵像、證據,是靠誰去尋找、去發現呢?診斷證據的發現不是靠診斷醫師,他(她)只是對診斷證據起到認識、評價的作用,相當於“法官”。而證據的尋找、採集是靠影像技師來完成的,他(她)相當於尋找證據的“偵探”。然而,相同的裝置在各個人的手裡,其使用結果是不一樣的,有的病變就是在當今最好的多排CT上檢查也會造成誤診、漏診。例如,同樣是一個肺部小結節,技術水平不好的技師給病人進行檢查時,僅能反映一個模糊的、孤立的、密度略增高的毛玻璃樣影。而同樣的病人、同樣的多排CT掃描,不同的影像技師結果則大相徑庭。他(她)充分利用當今的數字技術,如:平掃、薄層、3D-SSD重建、注射對比劑、延時及後處理,雖說同樣是橫斷面掃描,卻發現該結節凹凸不平、分葉不規則,與正常肺組織交界不清,並發現病灶卡在支氣管之間,呈膨脹性生長,對周圍結構有推壓,甚至還發現多發性結節影,定為佔位性病變。再如,對於一個咯血的病人,內科療效有限,靠吃止血藥,打止血針,不治本;外科不知血從何處來;影像介入治療,80%能夠找到出血的血管,但1/4-1/5的病人介入治療後還要返回。自從有了16排以上的高檔CT後,卻發現出血灶有幾套血管供應,這就找到了治療失敗的原因,緊接著就要一根一根地去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出血也是一樣,因此,治療離不開影像診斷,而影像診斷又離不開影像技術。這從一個側面更加肯定了技師的重要性,各種成像技術有講究,需要裝置、技術、時間、耐心、責任心。
影像技師急需自強自立
廣大醫學影像技術人員要努力面對數字技術的壓力,面對裝置快速更新的壓力,面對知識更新的壓力,面對網路技術的壓力,做到知識水平的提高和觀念上的更新。醫學影像學的發展急需大批技術人才,要充分利用資訊網路技術獲取共享的知識,加速知識儲備。立足現實、奮發圖強、展望未來、前程似錦。勇於迎接21世紀全數字化影像科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挑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