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其英文名為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簡稱為PET,音譯為派特,PET是利用正電子核素標記的具有人體生物活性的物質如糖、氨基酸、脂肪、核酸、配基或抗體等作為示蹤劑引入機體,得到人體內示蹤劑的分佈圖像,從而反應機體組織功能、代謝資訊;而CT早已成為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技術,為大家熟知。PET/CT是將PET和CT兩種影像學檢查技術相融合的現代醫學分子影像技術新裝置,一次成像可獲得PET的功能代謝影象、CT的解剖影象及PET與CT的融合影象,全身顯像時間約20分鐘,經過多維立體的影像顯示患者猶如一個透明人,各種病灶讓醫生一目瞭然。
PET顯像所利用正電子放射性核素由迴旋加速器生產,常用的正電子核素為11C、13N、15O和18F等,這些核素的半衰期極短,分別為20分鐘、10分鐘、2分鐘、110分鐘,由於其半衰期短,每次檢查所受的輻射劑量較低,而且這些核素大多是組成人體的重要基本元素,不干擾人體組織代謝與內環境的平衡,其系統解析度在4~6毫米,並可對病變或器官進行定量測定。
PET/CT的臨床應用
目前PET/CT在臨床上主要應用於腫瘤學研究(65%~85%)、神經系統(15%~35%)、心血管疾病(15%~25%)三大領域。
PET在腫瘤學的診斷與研究中主要用於良惡性鑑別,腫瘤分期、分型、復發、轉移的早期診斷和鑑別,抗治療現象的檢測與監測,治療方案的選擇和療效監測,以及惡變過程的觀察與基礎研究等。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正電子核素為氟(18F)標記的葡萄糖(18FDG),眾所周知,葡萄糖是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而18FDG是葡萄糖的類似物,用18FDG測定葡萄糖的利用率,實現腫瘤的代謝顯像,通過葡萄糖利用率與腫瘤細胞增殖和分化的相關性,可對原發性腫瘤進行體內分級。由於良惡性腫瘤病灶內18FDG聚集量差別可達90%,18FDGPET通過反映腫瘤葡萄糖代謝程度,來監測腫瘤惡變的發生,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此外,18FDG顯像是鑑別肺部單發腫塊性質和肺癌分期的準確可靠的方法,其準確率高於CT或MRI。18FDG對神經母細胞瘤診斷有明確價值,對胰腺癌診斷的敏感性達85%,而對慢性胰腺炎的符合率可達84%。PET還用於多種腫瘤的診斷,如肝癌、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骨腫瘤以及其它軟組織腫瘤等。對腫瘤顯像而言,PET/CT將影響腫瘤的診斷與治療決策,直至放療計劃的實施和治療療效的監控。
在神經系統疾病診斷和研究中,PET顯像可應用於腦血管疾病、癲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神經精神藥物研究與腦功能研究等。腦血管疾病是臨床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應用18FDG和15O2雙核素顯像對缺血和梗塞進行相關引數的研究,如區域性腦血流(rCBF)、區域性腦氧代謝率(rCMRO2)、區域性氧攝取分數(rOEF)、區域性腦血流容積(rCBV)等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對早期急性腦梗塞的診斷、定位及評價預後方面起重要作用。PET檢測發現腦卒中時,早期區域性受損區血流量變化差異顯著,並觀察到腦梗塞病人18FDG顯像和單純CT比較,功能受損的改變明顯大於形態學改變,PET能夠判定腦梗塞發生後有活性的神經組織是否能夠恢復。通過定量測量可以判定梗塞部位腦組織如果rCBF低於12ml/(100g?min),rCMRO2低於65μmol/(100g?min)閾值,則腦細胞死亡不可避免,介入治療無效。
癲癇是臨床常見病之一,PET對癲癇病灶的定位診斷極具價值,癲癇患者發作期18FDG檢查均呈高代謝,發作間期示低代謝區,PET顯示區域性18FDG增高或減低表現,已被術後病理結果證實為癲癇灶。根據PET定位指導進行癲癇灶切除,約93%的病人術後病情可得到控制。
隨著我過人口老齡化,好發於中老年的神經系統疾病如:痴呆和帕金森病,PET對這些疾病的診斷極有幫助,目前18FDG顯像也被廣泛用於痴呆患者的診斷,尤其是對阿爾滋海默氏病與多發腦梗塞性痴呆的鑑別。前者最常見的是顳、頂、額葉的葡萄糖代謝低下,腦血流(CBF)、腦氧代謝率(CMRO2)減低。與之相反,後者則表現為多發性瀰漫性腦血流灌注(CBF)減少,葡萄糖代謝減低,CMRO2減少,多呈局灶性或楔狀、且與某一特定的動脈分佈區有關。PET診斷阿爾滋海默氏病的靈敏度為94.6%,特異性為97%,而且PET可在痴呆症狀和結構改變之前顯示出代謝異常。帕金森病是另一種好發生於中老年的中樞神經變性疾病,其本質是黑質-紋狀體系統多巴胺遞質異常所致,當局部多巴胺遞質減少50%以上,即可出現臨床症狀,應用多巴胺D2受體顯像劑,可觀察到患者紋狀體區域性及殼核處分佈異常降低。
在心血管疾病診斷與研究方面,PET可用於隱性、高危和疑難冠心病診斷,心肌存活的檢測、介入治療前後監測、心臟移植、心肌病等的診斷及治療隨訪觀察等,應用18FDG顯像觀察心肌代謝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專案。PET可以判斷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導致的結果,判定心肌損傷是否可逆,對心肌梗塞區存活心肌判斷的陽性預測率為85%,陰性預測率為92%,因此18FDG-PET顯像對冠狀動脈搭橋術的篩選及手術成功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在PET開始進入臨床以來,目前在許多醫學領域正在探索PET的廣泛應用,如:兒童發育、組織存活、損傷修復、臟器移植、生理病理學研究、新藥的設計開發、體內的藥代動力學觀察和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藥物作用機制以及藥物依賴(成癮)性疾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
PET/CT檢查前準備及注意事項:
1)病人應主動向醫生提供病史,包括糖尿病病史、懷孕和哺乳、體重、病情、對檢查的耐受力等,還應該包括最近的影像檢查資料。關於近期活撿和外科手術的資訊(部位、病理結果等),放療、化療和其它治療的資料等。
2)檢查前禁食4小時以上,以降低血糖增加腫瘤組織FDG的攝取。在禁食期絕大多數的藥物治療可以進行,可以飲水。掃描前清水漱口可減少唾液中FDG的含量,有利於頭頸部的檢查。
3)腫瘤顯像前後病人應當充分飲水,注射前後500~800毫升或更多,而且在掃描後繼續喝水。多喝水、勤排尿,保持膀胱空虛,減少膀胱的吸收劑量。
4)檢查當天避免進行高強度的鍛鍊以限制肌肉攝取FDG。注射後和吸收期病人仍舊應當處於安靜、休息的狀態,不應當走動,避免交談。
5)FDG檢查理論上要求血糖保持在≤150mg/dl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或是不能耐糖患者需要在行PET檢查前進行血糖監測。對血糖水平較高的病人並不必須在注射FDG之前調整血糖。對糖尿病患者僅僅是堅持口服治療藥物或常規應用胰島素,使他們的血糖水平儘可能維持在正常水平。如果血糖水平很高,應當在檢查前請糖尿病專家配合控制血糖,待血糖降低後再行檢查。
6)儘管FDG的半衰期很短,受檢者一次PET檢查接受的劑量當量僅僅相當於一次CT檢查,但是按照核醫學檢查的規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當慎用,必須權衡利大於弊方可實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