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馮高科

  心臟由三條血管來進行血液供應,即右側冠狀動脈和左側的冠狀動脈,左側冠狀動脈又分為前降支和迴旋支。每一根血管都有自己所供應的區域,保證了這個區域心肌組織的正常生理活動。冠狀動脈造影是明確關冠心病的金標準,發現冠狀動脈有不同程度的狹窄,我們該如何處理?
  1、處理策略取決於狹窄程度
  血管狹窄程度如何?輕度狹窄,中度狹窄還是重度狹窄。輕度和中度狹窄,只需要藥物干預,同時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因為輕中度冠狀動脈狹窄,並不會影響冠狀動脈的血流供應,依靠的藥物的干預就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
  重度狹窄(>75%)的血管需要進行支架植入術,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狀態,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管腔形成重度狹窄,斑塊的構成往往有兩種形態所決定,一種是軟斑塊,另外一種是鈣化斑塊。這猶如家裡廚房下水道堵塞,是最近形成的垃圾堵塞,還是日積月累的垃圾逐步形成了堵塞,對於管道疏通工人來講,一定是新形成的垃圾更容易疏通,花錢最少,使用的工具也最少。就患者而言,植入支架的醫生猶如管道疏通工人,發現重度狹窄,越早處理,對於醫生來講,操作難度小,對病人和家屬來講,花費的代價也是最小的,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結局。
  時間積累演變為重度鈣化斑塊的處理往往涉及到使用多種耗材,例如冠狀動脈旋磨術、切割球囊、棘突球囊以及不同型別的普通球囊,予以擴張這個病變的血管再植入支架,而此時不僅手術難度逐步的增大,而且手術費用也會成幾何倍數的增加。因此,對於重度狹窄,一定是早處理,早獲益,不僅大大降低了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也降低了手術費用支出。

  2、手術時機
  對於絕大多數患者來講,在做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發現重度狹窄,只要家屬或者患者同意即刻就可以開始進行支架植入,以減少患者二次穿刺橈動脈或者股動脈帶來的痛苦,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效率和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因此,作為一名心血管介入科醫生,一定鼓勵大家發現問題即刻解決。
  除非在冠脈造影檢查術中發現存在危險因素,則建議擇期完成手術,例如病變部位特殊、涉及分叉病變、血栓、患者生命體徵不穩定等情況,需要進一步通過患者的調整以及藥物的干預,當患者處於穩定的狀態,擇期再行冠脈支架植入術。
  3、冠狀動脈造影間隔時間:一週
  大家看到醫生播放冠狀動脈動態影象的時候,會看到血管非常清晰的顯影,其實是在手術中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液體--造影劑。造影劑的使用,可能會對患者產生兩方面風險:造影劑腎病和造影劑過敏。
  第一,造影劑注入體內,在完成血管顯影的任務之後,其完全需要通過腎臟排代謝排除體外。因此,如果短期大量使用造影劑,就會加重患者發生造影劑腎病風險,兩次造影間隔一週的時間,就可以有效的把造影劑排出體外,安全進行第二次造影檢查。
  第二,造影劑所帶來的的過敏反應會在在少數人中有所表現,例如寒戰、心慌、皮疹、瘙癢等症狀,為了進一步降低造影劑所帶來的過敏反應,建議患者術後多飲水,可以有效地促進造影劑代謝,進一步降低發生造影劑過敏的可能性,間隔一週再行冠脈造影檢查,則可以避免造影劑疊加效果,大大降低發生造影劑過敏反應的可能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