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某,男,20歲,河北省晉州市人 診斷:強迫症
病史:3個月前,患者遇到某事後,出現反覆考慮怎樣忘掉這件事,漸漸這件事情已經記不清了,但又表現總是反覆考慮怎樣忘掉這件事情類似的話,反覆糾纏這句話,感覺沒有意義,試圖抵抗,但不能奏效。情緒逐漸低落,學習學不下去,不願看書。情緒低落時,不願與人說話交往,在家就躺在床上。心煩,有時想摔東西,但自己還能控制。
針對患者的病情特點我們對他進行了細緻而人性化的前期心理治療,並進行內觀心理療法的匯入,他非常願意接受內觀療法心理治療,並且期望非常高,於是我們內觀治療小組對他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內觀治療。
內觀記錄摘要:
第一日:通過今天的內觀,感覺能更好的體諒、接受母親了。母親確實很不容易,她給我的愛是我永遠都報答不完的,小時候不懂事,不懂得感恩母親,反而給他添了許多麻煩,讓她傷心了無數次。長大後也沒能逐漸成熟起來,仍然不能體諒母親,反而更加叛逆,對她的意見全盤否定。現在想來,這種叛逆真是害人害己,幼稚得很。然而,對母親言計聽從,也不是正確的選擇。我覺得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然後用謙虛的心態聽取母親的意見,儘量避免與母親的衝突,有話好商量。母親是個不太討人喜歡的人,客觀地說。的確,她有好多缺點,但是,有誰沒有缺點呢。通過今天的內觀反思,我發現從前對母親那麼求全責備,也因此忽視了她好多的優點,比如善良、慈愛、關心別人等等,這些優點也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
對於自己某些地方的失敗,如心態、性格等等,以前偏激的歸咎於母親不太恰當的教育方式。的確,母親的教育方式不太好,但她的確盡力了,盡到了一個母親的職責,自己成長上的挫折有些是必須經歷的,自己有很大的責任,整天的抱怨母親,不但不體諒母親,而且是對自己錯誤的逃避,這樣如何長大呢?
第二日:今天是第二天,比昨天更有狀態,但也更疲憊,更加痛苦。但我還是聽從醫生的話,有些痛苦是必須要忍受的,因為我們追求的是長久的提高和成長。
今天內觀的物件是父親,通過內觀,逐漸感受到父親多年對我傾注的如山的愛。他的愛並不易察覺,因為這是默默的,不求回報的,他將愛融入到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句句教誨,頓頓可口的飯菜,每次我取得好成績時的自豪與鼓勵。父親與母親不同,他並不溺愛,而是希望將我培養成一個男子漢,一個懂得人情事理的能肩負責任的男人。也許是他脾氣太急了,也許是我太叛逆、太不領情、太不懂事了,更多時候我不能體會他的良苦用心,讓他的心血白費了。
不得不承認,我失掉了太多成長的機會,也許大家都有責任,但有必要把這筆“帳”結算清楚嗎?怨天尤人只會傷人害己。我現在明白了,有些東西是不需要解釋的,我們只需看到:“W,它就是這個樣子,或許,本該如此。”所以,接受這一切,感受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如父親、母親,給我的愛。
我的思維過於理性,過分強調邏輯,喜歡借用或自編一些“理論”說服自己。也許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真希望我能再多些感性思維,多些“感受”而非“推理”,來日方長,也許不用著急。
第三日:今天做了奶奶、姥姥、姥爺、妹妹的內觀。通過對往事的回憶,體會到濃濃的親情。
小時候在姥姥家住了大約6年,與姥姥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姥姥是一個和藹可親又不失嚴厲的老人。她大多時候是和藹的,很會哄我。大多時候儘量依著我,但如果我調皮或做了什麼出格的舉動,她又會有分寸的批評教育我。但又不像母親那樣給我設計了很多條條框框,定下遠大的目標,要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才,因此,姥姥的管教是寬鬆舒適的,給了我足夠的自由,也讓我逐漸明白事理。更小的時候是住在奶奶家,與奶奶的關係是一種更加天然的依賴與被依賴,呵護與被呵護。那是我小時候最無憂無慮的一段時光,回憶起來充滿甜蜜。然後回憶了長大後的故事,奶奶得了腦血栓,生活已不能自理,看到父親與姑姑對她不怕髒、不怕累的照顧,端屎端尿,我竟木然。現在想來十分後悔,後來奶奶去世了,去的匆匆。我還想起以前她建在時的幽默風趣,她做飯時的忙碌背影,她閒聊時的字句……我哭了,這時,我明白原來真情就是表達不明的一種感動。我曾木然,但也還有真情。
回憶小妹的時候哭的更是厲害,但現在又感覺寫不出什麼來,有些感覺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我只記得,她叫我“哥哥”,那是世上最甜美的聲音。
第四日:今天做的是舅舅、夥伴、老師的內觀。
感謝舅舅對我默默的付出,要好好學習舅舅為人處事的本事,自己這麼多年都學成書呆子了,親情淡漠,不通人情,真是慚愧。
小學時候的夥伴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也讓我在回憶中看到自己做錯的地方。以前對待朋友太求全責備了,而且有一次還當著他媽的面抱怨他的缺點,很不給他面子,當時真是太不應該了。有誰沒有缺點呢,好朋友在一起應珍惜,彼此分享與感動。
初中時的同桌小趙更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在回想時折射出自己的問題。我時常抱怨小趙的小氣、無理,現在站在他的角度好像我自己當時也挺小氣無理的,當時太主觀,太小心眼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體諒,只要一方做到了另一方也會迴應,這就是良好友誼的基礎。
初中的高老師是我的一位忘年交,比我大十幾歲,但她的心年輕,所以就像我的姐姐。她善良、關心人,而且那種關心毫不矯情,她經歷了不少事,但她未老,而是更有了成熟的魅力。她是一個有靈性的、脫俗的女人,有著藍一樣的氣質。感謝她對我的關心,她的樂觀一直感染著我,願她永遠年輕、永遠漂亮。
第五日: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很迷茫很無助,像個迷路的孩子。我不知道如何才能一切都好起來,天啊,還有什麼強迫觀念?我如何面對那個深愛我的人,那個有時像媽媽一樣哄我,有時像女兒一樣撒嬌的丫頭。何時我才能真正成熟。
第六日:昨晚哭得厲害,很晚才睡。今天狀態不好,在倦意中想了幾個人物,又在睡意中想了想自己的母親。
有時情緒上真的很痛苦,自卑、負罪感、恐慌、無助一起襲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在這個世上毫無用處,還不如死了算了(放心,我不會真去死的)。張主任說不管什麼情緒,都要去把事情做好,可是我發現狀態真的很差,想不起來太多東西,懶得去想,害怕去想,怕想到以後太糾結,其實怕什麼呢,已經是這樣,啥玩意沒見過。
關於母親的內觀很不成功,主觀上有一種排斥感,很強烈。心平氣和的時候多少能體諒她,覺得是自己以前太不對,太讓她操心了。做完內觀回到房間還是有排斥感,只不過似乎減輕了些。
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明天繼續努力吧。真的謝謝張主任犧牲休息的時間來關心我,謝謝韓護士長每一次甜美的微笑,謝謝孫護士長在我情緒低落時對我的鼓勵,謝謝沈潔每天不顧風雨為我買飯,買的不合適她還特自責。
第七日:對母親基本沒有排斥感了,對母親的做法能體諒了,發現以前大多是自己的不對,能將今天的某些“惡果”的責任扛到自己肩上並正常看待。對性格的內觀也有些效果,對自己的性格比較認同了,並非覺得自己性格多麼好,而是覺得性格無好壞,每一種性格都各有優缺點,不要太在乎就行了。
對於症狀的內觀沒有做,聽了張主任的一席話,自己又想了想,也有了點新的認識。其實雜念每個人都有,只不過自己的稍多了些罷了,而且過分關注雜念,所以沒有必要將自己歸到“非正常”的一類,其實也沒有必要分類。自己應該做的就是投入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情趣,還有就是不要太關注情緒,任何情緒下都要去做該做的事情,所為“外表自然,內心自熟”。擔心還是有的,那就讓它擔心去吧。
有點迷茫,不知生活將引我走向何方,也許唯一知道方向的方法,就是勇敢走下去。感謝上天賜予我煉獄般的體驗,終於成熟了一點點。
強迫症症狀的變化情況:對於症狀患者學會了包容,覺得它不那麼可怕了,能夠帶著症狀做事。
患者出院3個月後,電話隨訪時獲知其已經工作,並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偶爾也會有強迫的症狀,但是能接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