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王延國

  各種原因特別是老齡化或激素應用所導致的骨質疏鬆、脊柱的轉移瘤、骨髓瘤、侵襲性血管瘤和骨鉅細胞瘤,均是造成骨質丟失進而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的常見原因。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劇痛、脊髓麻痺、神經功能障礙、肺功能受損、生活質量下降等。傳統的治療手段包括治療原發疾病、臥床休息、應用止痛藥物等。然而持續臥床會加重骨質丟失、肌肉僵硬及區域性疼痛,同時因原發疾病的治療起效較慢。

  以在短期內緩解。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及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是一種新的微創介入技術,通過向骨折椎體內灌注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來增加椎體的強度和穩定性,迅速減輕椎體壓縮骨折所致疼痛。

  特別是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是利用可膨脹骨填塞器撐開壓縮椎體並在椎體內建立一個空間然後注入高黏度骨水泥。該法結合了後凸矯形術和PVP的優點,既可以重建壓縮椎體高度,矯正椎體後凸畸形,又可起到止痛、加固椎體維持功能的作用,並可恢復骨折椎體的高度。

  1 、PVP及PKP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證:

  (1)骨質疏鬆引起的椎體壓縮性骨折:常見於老年患者,以往多采用藥物治療和臥床休息,長期臥床可引發併發症,其中臥床後運動量減少,更加重骨質疏鬆,容易再發椎體壓縮骨折,形成惡性迴圈,PVP及PKP能迅速止痛並增加脊柱強度,恢復日常活動,避免骨質疏鬆進一步加重;

  (2)脊柱惡性腫瘤:脊柱的溶骨性轉移瘤和骨髓瘤常引起劇烈疼痛,部分患者因一般情況差,難以手術治療,化療或放療不能迅速緩解疼痛,且可影響骨組織重建,增加椎體塌陷的發生。PVP及PKP能立即緩解疼痛並增加脊柱強度,且可與放化療聯合應用,增加療效;

  (3)疼痛性椎體血管瘤:脊柱血管瘤多無症狀,當引起疼痛或為侵襲性血管瘤時,放療曾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由於可引起各種併發症,有被PVP取代的趨勢。

  禁忌證:PVP及PKP無絕對禁忌證,相對禁忌證如下:

  (1)椎體骨折線越過椎體後緣或骨質破壞致椎體後緣不完整者;

  (2)出凝血功能障礙,有出血傾向者;

  (3)嚴重心肺疾病,體質極度虛弱,不能耐受手術者;(4)椎體成骨性轉移性腫瘤;(5)穿刺部位有感染者。

  2、PVP及PKP的治療機制

  椎體壓縮性骨折時,椎體成形術止痛的機制尚未完全明瞭,推測可能與穩定椎體,防止骨折部位微小移動,同時PMMA聚合時產熱使椎體痛覺末梢壞死有關,可視為骨折的修復技術。Cotton 等發現骨水泥注入瘤體內可導致腫瘤部分或完全壞死,可能為PMMA具有不同程度毒性和其凝固過程中釋放熱量所致。也有學者認為椎體成形術的抗腫瘤作用可能是腫瘤組織對熱作用比正常組織敏感,而且注射的骨水泥直接或間接堵塞腫瘤血管,造成腫瘤的部分壞死。

  3、PVP及PKP技術方法(以PKP為例)

  患者術前常規x線及CT檢查,必要時行MRI檢查明確病變部位、性質,完善其它常規檢查。術前給鎮靜劑,手術前30min給抗生素。患者俯臥於手術檯上,採用局麻或全麻。胸推採用椎弓根外側入路,腰椎採用椎弓根入路。C臂x線機引導下觀察穿刺針的位置,當穿刺針放置至椎體的適當位置後,抽出穿刺針的內芯,置入導針。拔出穿刺針,按序沿導針置入擴張套管和工作套管,使工作套管的前端位於椎體後緣皮質前方2~3 mm處,經工作套管放入可擴張球囊,側位顯示其理想位置為椎體前3/4處,由後上向前下傾斜。注入造影劑,擴張球囊,壓力不超過300 psi,椎體復位後在椎體內形成一個空腔,遂取出球囊,注入充填劑。通常需要雙側穿刺操作,每側注入2~6 ml。患者回病房後給予對症處理,於術後第二天下床活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