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介入科 主治醫師 陶曉慶

  原發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簡稱肝癌) 是常見惡性腫瘤。由於起病隱匿,早期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進展迅速,確診時大多數患者已經達到區域性晚期或發生遠處轉移,治療困難,預後很差,如果僅採取支援對症治療,自然生存時間很短,嚴重地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發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肝內膽管細胞癌(ICC)和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細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型別,在其發病機制、生物學行為、組織學形態、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以及預後等方面均有明顯的不同;由於其中HCC佔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我國肝癌的病因因素,主要有肝炎病毒感染、食物黃麴黴毒素汙染、長期酗酒以及農村飲水藍綠藻類毒素汙染等,其他肝臟代謝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隱原性肝病或隱原性肝硬化。

  常規監測篩查指標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臟超聲檢查(US)。對於≥40歲的男性或≥50歲女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合併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一般認為,AFP是HCC相對特異的腫瘤標誌物,AFP持續升高是發生HCC的危險因素。

  肝癌的亞臨床前期是指從病變開始至診斷亞臨床肝癌之前,患者沒有臨床症狀與體徵,臨床上難以發現,通常大約10個月時間。在肝癌亞臨床期(早期),瘤體約3-5cm,大多數患者仍無典型症狀,診斷仍較困難,多為血清AFP普查發現,平均8個月左右,期間少數患者可以有上腹悶脹、腹痛、乏力和食慾不振等慢性基礎肝病的相關症狀。主要表現:

  (1)肝區疼痛。右上腹疼痛最常見,為本病的重要症狀。常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脹痛, 隨著病情發展加劇。疼痛部位與病變部位密切相關,病變位於肝右葉為右季肋區疼痛,位於肝左葉則為劍突下區疼痛;如腫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散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後生長的腫瘤可引起右側腰部疼痛。疼痛原因主要是腫瘤生長使肝包膜繃緊所致。突然發生的劇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徵, 可能是肝包膜下癌結節破裂出血引起腹膜刺激。

  (2)食慾減退。飯後上腹飽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因缺乏特異性, 容易被忽視。

  (3)消瘦,乏力。全身衰弱,少數晚期患者可呈現惡液質狀況。

  (4)發熱。比較常見, 多為持續性低熱, 37.5-38℃左右,也可呈不規則或間歇性、持續性或者馳張型高熱, 表現類似肝膿腫,但是發熱前無寒戰,抗生素治療無效。發熱多為癌性熱,與腫瘤壞死物的吸收有關;有時可因癌腫壓迫或侵犯膽管而致膽管炎,或因抵抗力減低合併其它感染而發熱。

  (5)肝外轉移灶症狀。如肺部轉移可以引起咳嗽、咯血;胸膜轉移可以引起胸痛和血性胸腔積液;骨轉移可以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等。

  (6)晚期患者常出現黃疸、出血傾向(牙齦、鼻出血及皮下淤斑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以及肝腎功能衰竭等。

  (7)伴癌綜合徵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即肝癌組織本身代謝異常或癌組織對機體產生的多種影響引起的內分泌或代謝紊亂的症候群。臨床表現多樣且缺乏特異性,常見的有自發性低血糖症, 紅細胞增多症; 其他有高脂血症、高鈣血癥、性早熟、促性腺激素分泌綜合症、面板卟啉症、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和類癌綜合症等, 但比較少見。

  浸潤和轉移:

  (1)肝內轉移:肝癌最初多為肝內播散轉移,易侵犯門靜脈及分支並形成瘤栓,脫落後在肝內引起多發性轉移灶。如果門靜脈干支瘤栓阻塞,往往會引起或加重原有的門靜脈高壓。

  (2)肝外轉移:

  ①血行轉移,以肺轉移最為多見,還可轉移至胸膜、腎上腺、腎臟及骨骼等部位。

  ②淋巴轉移,以肝門淋巴結轉移最常見,也可轉移至胰、脾和主動脈旁淋巴結,偶爾累及鎖骨上淋巴結。

  ③種植轉移,比較少見,偶可種植在腹膜、橫膈及胸腔等處,引起血性的腹腔、胸腔積液;女性可發生卵巢轉移,形成較大的腫塊。

  常見併發症:

  (1)上消化道出血:肝癌常有肝炎、肝硬化背景伴有門靜脈高壓,而門靜脈和肝靜脈癌栓可以進一步加重門脈高壓,故常引起食管中下段或胃底靜脈曲張裂破出血。若癌細胞侵犯膽管可致膽道出血,嘔血和黑便。有的患者可因胃腸粘膜糜爛,潰瘍和凝血功能障礙而廣泛出血,大出血可以導致休克和肝昏迷。

  (2)肝病性腎病和肝性腦病(肝昏迷):肝癌晚期尤其瀰漫性肝癌,可以發生肝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引起肝腎綜合徵 (hepatorenal syndrome,HRS),即功能性急性腎功能衰竭(functional acute renal failure,FARF),主要表現為顯著少尿,血壓降低,伴有低鈉血癥、低血鉀和氮質血癥,往往呈進行性發展。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 即肝昏迷,往往是肝癌終末期的表現,常因消化道出血、大量利尿劑、電解質紊亂以及繼發感染等誘發。

  (3)肝癌結節破裂出血: 為肝癌最緊急而嚴重的併發症。癌灶晚期壞死液化可以發生自發破裂,也可因外力而破裂,故臨床體檢觸診時宜手法輕柔,切不可用力觸壓。癌結節破裂可以侷限於肝包膜下,引起急驟疼痛,肝臟迅速增大,區域性可觸及軟包塊,若破潰入腹腔則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徵。少量出血可表現為血性腹腔積液,大量出血則可導致休克甚至迅速死亡。

  (4)繼發感染: 肝癌患者因長期消耗及臥床,抵抗力減弱,尤其在化療或放療之後白細胞降低時容易併發多種感染、如肺炎、腸道感染、真菌感染和敗血症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