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刁啟鋒

  目前,醫學界將肥胖、高血壓、高脂血脂和糖尿病認為是目前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四類慢性疾病。

  聯合發病:從表面上看,這是四類“單獨”的疾病,有“各自不同”的發病機理和病理變化;從實質分析,四種疾病實際上是一回事,患有其中一種疾病者,患其他疾病的風險增大很多倍。因此,對其中任何一種疾病的預防,均應從對四種疾病聯合預防的角度加以考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代謝綜合徵:醫學上,將以胰島素抵抗為病理基礎的多代謝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脂血症、高尿酸、脂肪肝等稱為“代謝綜合徵”(簡稱MS)。代謝綜合徵早在1988年即被描述,並已明確是糖尿病和心臟病的先兆。在國內,代謝綜合徵的發病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很多研究均顯示,多數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伴有糖代謝異常,雖然他們不一定表現為臨床糖尿病,並因此常被心內科大夫所忽視,但實際上在此階段病人已經表現出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危險因素,並由此導致心血管損害。所以,在本世紀初,美國心臟病學會(AHA)和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就明確指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觀點,如今已被廣泛接受。

  研究已經明確,代謝綜合徵所伴有的每個危險因子都具有獨立的作用,合併在一起則產生協同放大的效果。因此,對於上述四種慢性疾病的治療,必須超越傳統的單純“降糖”、“降脂”等措施,而應基於對代謝綜合徵的整體治療,將各種情況綜合考慮並採用相應措施。這樣做的目的是突出強調對代謝綜合徵的早期干預以延緩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的發生和發展。

  八大營養措施

  1992年,“維多利亞宣言”提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礎。而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可歸結為四點,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有人將其稱為健康的“四大基石”。在預防四大慢性疾病方面,四大基石應齊頭並進,缺一不可,過於側重或偏廢其中一種,都將導致整體預防計劃的失敗。

  如果我們將“合理飲食”細化,我們可以提出預防四大慢性疾病的八大營養措施:

  1、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樣性

  常常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什麼食物抗衰老”、“什麼食物降血糖”……,實際是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每日人體需要的營養素超過45種,靠一種或簡單幾種食物根本不能滿足需要。因此按照合理比例,廣泛攝入各類食物,包括穀類、動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類製品、奶類製品和油脂,甚至營養素補充劑以達到平衡膳食,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要。

  2、穀類是每日飲食的基礎

  穀類是膳食能量的基本來源,應成為我們每日膳食的基礎。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很多大城市已經出現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超過穀類消費量的傾向,對一些慢性病的預防極為不利。因此,要大力提倡發揚以“穀類為主”的中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肉類為主”西方膳食的弊端。而在穀類食物中,應提倡選用部分粗雜糧。

  3、適量進食動物性食物,每週進食2~3次海魚

  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有人擔心動物性食物會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生機率,實際上,合理適量進食動物性食品,不僅不會導致慢性疾病,相反,由於動物性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更適合人體需要,其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於補充穀類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

  同時魚類(特別是海產魚)所含n3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獨到的作用。不進食動物性食物,可能導致必需脂肪酸、部分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缺失,導致負氮平衡和蛋白質營養不良,同時也難以避免高脂血症的發生。

  因此每日進食3~4兩瘦肉(少用或禁用肥肉和葷油),每週進食2~3次魚(特別是海魚),對預防四大慢性疾病是需要的。

  4、每日進食2兩豆類及其製品

  大豆是優質植物蛋白質,其蛋白質含量高達30%~50%,且富含人體需要的8種必需氨基酸,是植物性食品中唯一可與動物性食品相媲美的高蛋白食物。大豆卵磷脂有促進肝中脂肪代謝,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它所含有的植物固醇不被人體吸收,且能夠抑制動物膽固醇的吸收,在預防高脂血症方面可能有一定功效。大豆異黃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目前,很多關於大豆異黃酮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人體研究正在進行中。每日進食2兩左右的豆類製品是適宜的。

  5、每日吃1斤蔬菜和2個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天然抗氧化物。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研究均證實,大量進食蔬菜、水果,對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加抗病能力,以及預防某些癌症等,均起著重要的作用。

  蔬菜和水果,建議在食用多樣的原則指導下,多選用紅、黃、深綠的蔬菜和水果,因為它們是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的重要來源。為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每日進食1斤蔬菜(正餐)和2個水果(加餐)是必需的。

  水果一般作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

  6、每日1袋鮮奶+1杯酸奶

  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高,每250毫升中含鈣近300毫克,故是天然鈣質的良好來源。目前的很多研究表明,鈣在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方面有獨特的作用,而長期低鈣膳食是導致高血壓等疾病的危險因素。

  我國膳食結構的缺點之一是提供鈣質普遍低,平均日攝入僅400毫克左右,而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規定18~49歲成人每日為800毫克,青少年及50歲以上成人每日為1000毫克,建議在此基礎上,每日增加鈣補充劑,例如鈣爾奇D600一片,以達到每日1000毫克的標準。

  7、吃清淡少鹽的膳食,每日用鹽量不超過6克

  鑑於吃鹽過多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健康人每日吃鹽量不宜超過6克,糖尿病非高血壓患者不超過5克;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克;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不超過2克。我國人均每日食鹽量為12~14克,達到WHO推薦值的200%~230%。

  8、每日補充膳食纖維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細化、動物性食物比例大為增加。一些大城市居民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卻由十年前的每日20多克降低為現在的10克左右,並由此導致一些慢性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因此,應在每日膳食中新增燕麥片、蕎麥等粗糧,以及海帶、魔芋和新鮮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我們可採用以下飲食建議來滿足纖維攝入:選擇全谷、全麥食物做早點;用部分粗糧替代精細米麵(但吃粗糧也不能超出總量);每日膳食中可新增豆類食物,如紅豆、綠豆等;每日必須吃青菜,特別是青菜的葉和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