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椎間盤源性下腰痛診斷
椎間盤源性下腰痛在臨床上是極為常見的多發病,是椎間盤內紊亂(IDD)如退變、纖維環內裂症、椎間盤炎等刺激椎間盤內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狀,無神經根受壓或椎體節段過度移位的放射學證據,可描述為化學介導的椎間盤源性疼痛。
(一)臨床特點
椎間盤源性下腰痛的最主要臨床特點是坐的耐受性下降,疼痛常在坐位時加劇,病人通常只能坐20分鐘左右。疼痛主要位於下腰部,有時也可以向下肢放散,65%伴有下肢膝以下的疼痛,但是沒有診斷的特異性體徵。
(二)影像學特點
1、MRI:T2加權像在病變椎間盤均顯示低訊號改變(椎間盤變黑),纖維環後方出現高訊號區是IDD的敏感表現,但不能作為特異性診斷的金標準。因為有10%~20%的椎間盤撕裂患者MRI可以正常。
2、椎間盤造影: 椎間盤造影是目前診斷椎間盤源性疼痛的最可靠手段。只有在椎間盤造影時誘發、複製疼痛,並且椎間盤造影顯示纖維環撕裂,方可認為椎間盤造影陽性。如果僅有纖維環撕裂或造影劑外漏,病人沒有誘發、複製痛,說明該椎間盤與病人的疼痛可能無關。
主要指標及判定如下:
(1)誘發疼痛:重複主要症狀,如疼痛的性質、牽涉的部位及範圍。
(2)髓核容積(含納造影劑量)增大,注入造影劑超過2ml。
(3)造影劑的形態:髓核(造影劑)形態不規則,密度不均勻,邊緣毛糙,佔據整個或大部分椎間隙。常見的椎間盤撕裂形狀有放射形,同心圓形,及橫貫形等。
(三)診斷標準
目前椎間盤源性下腰痛尚無診斷的金標準,一般認為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有或無外傷史,症狀反覆發作,持續時間>6個月;
2、上述典型臨床表現;
3、椎間盤造影陽性或MR表現為典型的病變間盤低訊號、纖維環後部出現高訊號區。
二、椎間盤源性頸痛的診斷
廣義上椎間盤源性頸痛可包括所有因椎間盤病變導致的頸肩臂疼痛,但許多因此引起的疼痛已有相應的病名,如頸椎間盤突出症、頸椎間盤退變狹窄、頸椎病等。近年來提出的椎間盤源性頸痛(cervical discogenic pain)特指侷限在椎間盤內部紊亂引起的疼痛,無放射痛及節段性神經功能障礙,不涉及其相鄰的脊髓、神經根、小關節。椎間盤源性頸痛是慢性的、間歇性頸肩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1、臨床表現
(1)臨床特點:間歇性肩胛區痛,並向頭、頸、肩及上臂放散,常伴有麻木,但無根性痛和沿皮節分佈的運動、感覺神經功能障礙。
(2)除外常見的引起頸痛的疾病:導致頸肩臂痛的原因很多,而椎間盤源性頸痛無特異性的症狀和體徵。接診時必須問明病史,並仔細的體檢,以排除結核、腫瘤等嚴重疾病導致的持續性頸肩痛,常見頸椎間盤突出症導致的根性痛及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病導致的晨僵及鈍痛,仔細區別體位性扭傷等病變。
2、影像學特點 臨床上影像學檢查特點有利於鑑別常見的脊柱和骨關節病變。
(1)頸椎普通X線片和CT:可確定骨關節的病理性或生理性改變,如損傷、炎症、退變、腫瘤。頸椎退行性變是頸肩痛X線最常見的改變,常見退行性變雖也有椎間隙狹窄,頸椎曲度異常等與椎間盤源性疼痛共有的改變,但因退變是中老年人的普遍現象,僅有此種改變,對椎間盤源性痛無診斷意義。CT可提示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診斷,但對無神經根及脊髓壓迫的椎間盤膨出,是否產生椎間盤源性痛,同樣無法確定。
(2)MRI:對軟組織的解析度好,可提供椎間盤水份的生理改變,從而顯示椎間盤退變程度。MRI的T2加權像在病變間盤表現為低訊號,相鄰正常椎間盤訊號正常。然而低訊號是退變的現象,對那個退變的間盤就是引起頸痛的“責任盤”則很難確定。有報道椎間盤後方纖維環出現高訊號區有診斷意義。
一般認為,如果MRI的T2加權像顯示在病變間盤表現為低訊號(黑盤徵),椎間盤後方纖維環出現高訊號區則多數可診斷為病理性椎間盤,不需要再造影。
(3)椎間盤造影:頸前外側入路,常規照正、側位X片確定針的位置,造影劑平均0.5ml(0.15~1ml)注入椎間盤內,出現誘發痛和/或複製痛為陽性。
造影后CT掃描影像主要有兩種:
①造影劑在髓核內呈白色團塊狀或放射狀撕裂影像;
②造影劑通過後方的裂隙溢位。Haranta等發現CT椎間盤造影可對80%的具有退變性椎間盤疾病而又沒有突出和放射痛的病例作出診斷。
3、診斷標準
椎間盤源性頸痛也可借用椎間盤源性腰痛的診斷依據作為參考,北美脊柱協會認為只有椎間盤造影誘發下腰痛才能確定椎間盤源性腰痛的診斷,借用國際疼痛研究會制定的診斷標準。椎間盤源性頸痛診斷應具備下列條件:
①病變椎間盤的造影誘發試驗導致患者出現誘發痛和/或複製痛;
②鄰近椎間盤誘發試驗不出現這種疼痛;
③頸椎具有上述的MRI T2加權像的異常表現,結合臨床表現則可以診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