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科 主治中醫師 楊雲濤

  椎間盤源性腰痛曾有稱為腰椎間盤紊亂,後者有似於膝關節紊亂的概念,亦即是病因不確切的情況下出現症狀給予“紊亂”這一含意廣泛的名詞。近些年來對於椎間盤源性腰痛的病因經基礎研究及影像學上的客觀所見得以明瞭。椎間盤源性腰痛繫腰椎間盤退變內層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經破裂的後側纖維環進入椎管,在區域性產生自身免疫炎症反應引致疼痛。

  經生物化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測定,在纖維環後側或背根神經節處能測到炎性介質,如磷酯酶A2,IL-I、IL-IV和PGE2等,這些炎性介質刺激外層纖維環內的傷害感受器產生疼痛。這種屬於早期較輕退變的椎間盤其破裂的纖椎環在後側中央,故表現為腰背痛。此種腰痛與機械性腰痛(mechnanicallow back pain)不同,後者因腰椎間盤退變或其它原因所致的腰椎失穩而致的疼痛病理機制不一。

  臨床上兩者各異,腰椎間盤源性疼痛為持續性腰痛,呈靜態性疼痛。機械性腰痛為間隙性疼痛,腰椎運動時呈動態性疼痛。椎間盤源性腰痛隨著退變發展,
纖維環破裂常波及纖維環後外側,則引起常見的後外側型椎間盤突出,產生腰骶神經根性疼痛。

  由於椎間盤源性腰痛的性質、程度和持續時間並無特異性,實驗研究的炎性介質確定在臨床實際上又無可檢測。影像學檢查在診斷椎間盤源性腰痛佔有重要地位。在X線平片上示腰椎椎間隙無明顯狹窄,動態腰椎攝片無腰椎失穩現象,即腰椎過伸、過屈相鄰椎間無位移>3mm和角度位差>11º。

  MRIT2加權病變椎間盤訊號減低。重要的徵象在中矢位在椎間盤後側正中鄰近下一椎體的上終板處有一小的園形或卵園形高訊號區。此為證實椎間盤源性疼痛的重要MRI徵象。椎間盤造影疼痛誘發試驗為重要的有創檢查手段。主要用於腰椎間盤多節段退變所致的腰骶神經根疼時,確定責任椎間盤。

  在診斷椎間盤源性腰痛時,椎間盤造影疼痛誘發試驗陽性應附合下述三個標準:

  ①相鄰對照椎間盤無疼痛;

  ②病變椎間隙外層纖維環有造影劑溢位。

  ③產生與病變間隙一致的疼痛。此種椎間盤造影疼痛誘發試驗,不僅是作為診斷腰椎間盤源性腰痛的金標準,亦是作為症狀嚴重超過半年非手術治療無效時行手術治療的目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