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源性下腰痛在臨床上是極為常見的多發病,是椎間盤內紊亂(IDD)如退變、纖維環內裂症、椎間盤炎等刺激椎間盤內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狀,無神經根受壓或椎體節段過度移位的放射學證據,可描述為化學介導的椎間盤源性疼痛。
目前椎間盤源性腰痛的診斷標準如下:
1、反覆發作的下腰部疼痛,如L4-L5-S1棘突間、髂後、臀後、腹股溝、股前、股後及大轉子處的酸脹痛,活動後尤其脊柱垂直應力加大後症狀加重,不能長時間處於坐位或站立,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不伴有下肢放射痛和間隙性跛行,無神經根受壓的體徵,經正規保守治療後下腰痛無明顯緩解;
2、X線檢查未發現腰椎峽部裂、腰椎滑脫和腰椎不穩定存在;
3、CT掃描顯示無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和其他異常;
4、MRI檢查顯示病變椎間盤髓核在T2加權像呈低訊號改變;
5、腰椎間盤造影顯示纖維環破裂,造影劑有髓核處漏處至纖維環外1/3或硬膜外腔,可誘發複製與過去相同的下腰部疼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