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微創介入科 主治醫師 李文華

  影像學檢查;

  1、CT檢查;"盤源性腰痛"的患者,椎間盤的三層纖維環出現破裂,但是形態上變化不大,好比輪胎的鉛髮絲斷裂,但是外形卻沒有變化,所以CT檢檢視見椎間盤正常或輕度膨出。

  2、MR檢查;在正常時,人體的椎間盤含有70%-80%的水分,盤源性腰痛患者的椎間盤處在退變的基礎上,退變的椎間盤病理生理的表現多樣化,但是主要表現為脫水,MR檢查能清晰的看到脫水的椎間盤在T2加權相表現為低訊號,又稱為“黑色椎間盤”,而正常椎間盤含有水分表現高訊號,又稱為“白色椎間盤”。儘管MR檢查可以看見“黑色椎間盤”但是並不代表這個椎間盤的纖維環就是有破裂。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院微創介入科李文華

  CT檢查僅僅是膨出,MR檢查僅僅是“黑色椎間盤”。CT和MR檢查卻不能明確診斷盤源性腰痛。

  3、椎間盤造影:

  椎間盤造影可以明確椎間盤的纖維環是否有破裂。

  椎間盤的組織結構好比個雞蛋,蛋黃好比髓核,蛋白好比纖維環,在CT和“C”臂機透視下,穿刺針進入髓核內,注入造影劑,如果注射時感到壓力大,造影劑計量僅僅0.5ml,造影劑又聚集在蛋黃內(髓核內),說明椎間盤的纖維環完整,沒有破裂。如果造影劑計量>0.5ml,見到造影劑達到纖維環內,說明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造影劑計量越大,說明椎間盤的維環破裂的程度越明顯。

  椎間盤纖維環破裂時,造影劑還可以把髓核的化學性物質通過破裂的纖維環帶到椎管內,大部分患者可以出現疼痛,這種疼痛也是診斷盤源性腰痛的標準之一。

  所以,椎間盤造影時注射時手感壓力小,造影劑進入纖維環內,造影劑計量>0.5ml,患者出現疼痛等,可以明確診斷-盤源性腰痛。

  不過做椎間盤造影的技術含量比較高,通常椎間盤造影在X線透視引導下或者在CT引導下進行,由於各自機器的侷限性,診斷準確率為60%-75%,35%-40%可能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

  我們把移動“C”透視機置於CT機下,使得椎間盤造影準確率提高到98%。

  目前,醫學界把椎間盤造影作為診斷"盤源性"腰痛的金標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