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宋潔富

  骨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骨腫瘤相對較常見,惡性骨腫瘤則較少。骨腫瘤又可分為原發性良性或惡性骨腫瘤起源於骨本身,或是轉移性腫瘤起源於機體的某個部位 (如源於乳腺或前列腺),然後轉移到骨。大多數兒童惡性骨腫瘤是原發性的,而大多數成 人惡性骨腫瘤是轉移性的。

  骨痛是骨腫瘤的常見症狀,還可發現包塊。有些惡性骨腫瘤,會造成溶骨性破壞使骨變得脆弱,在很小的外力作用或無外力情況下引起骨折(病理性骨折)。如果出現持續的關節或肢體疼痛需行X線檢查。然而X線檢查僅能顯示骨外形的異常而不能確定是良性或惡性。CT和MRI檢查可瞭解腫瘤的確切部位和大小,但往往不能提供特異性的診斷。

  通常,腫瘤組織活檢(在顯微鏡下觀察)對確診是必要的。活檢樣本可通過插入一根針到腫瘤組織(針吸活檢)取得,也可通過外科手術(開放活檢術)獲取足夠的樣本。骨腫瘤應及時治療,包括化療、手術、放療的聯合使用,這一點對惡性腫瘤尤其重要。

  概述

  [定義]凡發生在骨內或起源於各種骨組織成份的腫瘤,不論是原發的,繼發性還是轉移性腫瘤都統稱為骨腫瘤。

  [發病情況]男性比女性稍多,原發性良性腫瘤比惡性多。良性腫瘤半以骨軟骨瘤,軟骨瘤多見,惡性腫瘤以骨肉瘤,軟骨肉瘤多見。

  [臨床表現]骨腫瘤的發現常在損傷之後,因為損傷可促使原已存在的腫瘤及早發現,但損傷不會引起腫瘤。常見的症狀和體徵主要有:

  1、疼痛與壓痛 疼痛是生長迅速的腫瘤最常見的症狀,主要是由於腫瘤對敏感的骨內膜和骨外膜產生張力或壓力所致,但疼痛不一定表示腫瘤是惡性。

  2、區域性腫塊和腫脹 良性腫瘤腫塊堅實無壓痛;惡性腫瘤多表現瀰漫腫脹,腫塊發展迅速,壓痛明顯。

  3、功能障礙 鄰近關節的腫瘤,由於疼痛和腫脹可使關節活動功能障礙。

  4、病理骨折 良、惡性骨腫瘤均可發生,輕微的外傷即可引起病理性骨科,是某些骨腫瘤病人的首發症狀,也是惡性骨腫瘤和骨轉移癌的常見併發症。

  [診斷]

  骨腫瘤的診斷必須是臨床表現、X線影像和病理檢查三結合,生化測定也是一項必要的輔助檢查手段。

  1、 X線表現 良性骨腫瘤具有界線清楚、密度均勻的特點,一般無軟組織和骨膜反應陰影;惡性骨腫瘤以骨破壞為主,密度不均、邊界不清,軟組織內有不規則陰影。惡性骨腫瘤應常規攝胸片,瞭解有無腫瘤轉移。

  2、CT和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為骨腫瘤的存在及確定骨腫瘤的性質提供依據,也可更清楚地瞭解腫瘤的範圍,識別腫瘤侵襲骨髓和軟組織的程度,與鄰近組織器官的關係,幫助制定手術方案和手術切除範圍,並能評估治療效果。

  3、病理檢查 可分為切開活檢和穿刺活檢兩種,是確定診斷骨腫瘤唯一可靠的檢查。

  4、生化測定 惡性骨腫瘤應測定血鈣、血磷、鹼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標,凡廣泛溶骨性病變血鈣往往升高,血清磷酸酶反映成骨活動,成骨腫瘤如骨肉瘤有明顯升高。

  [外科分期]腫瘤病理分級反映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和侵襲性程度。用外科分期來指導骨腫瘤的治療已被公認為是一個合理而有效的措施。外科分期是將外科分級(grade,G)、外科區域(territory,T)和區域性或遠處轉移(metastasis,M)結合起來綜合評價制定手術方案。

  外科分級決定臨床表現、影像學特點、組織學形態和化驗檢查等變化,分為三級:G0屬良性,G1屬低度惡性,G2屬高度惡性。

  外科區域T是指腫瘤侵襲範圍,以腫瘤囊和間室為界T0為囊內;T1為囊外,但在間室內;T2為囊外間室外。

  M是轉移。M0無轉移,M1轉移。

  [治療]對骨腫瘤的治療應採取手術治療為主,結合術前術後的化療、放療、免疫療法、中藥等聯合治療方法,首先考慮保留肢體,儘量切除腫瘤,而將截肢放在慎重地位。具體根據腫瘤的性質、發病部位、浸潤範圍和有無轉移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常用的手術方法有:

  (1)刮除植骨術:將病變組織徹底搔刮乾淨,用酒精、石炭酸或氯化鋅塗抹骨腔壁,消滅殘留瘤細胞,防止復發,然後植骨,填充骨缺損區。適用於溶骨型或混合性的良性病變,如骨囊腫、內生軟骨瘤、良性骨鉅細胞瘤等。

  (2)切除術:在健康的骨質處完整地切除腫瘤。適用於成骨型骨內或骨外生長的良性腫瘤,如骨瘤、骨軟骨瘤等。

  (3)截除術:將腫瘤所在的部位的一段骨骼,連同完整的腫瘤一併截除,缺損區用異體半關節移植或人工關節置換。適用於良性腫瘤浸潤或低度惡性的腫瘤(如Ⅱ級骨鉅細胞瘤)。

  (4)截肢或關節離斷術:適用於惡性骨腫瘤。長管狀骨下端的惡性腫瘤需高位截肢,上端的作關節離斷術。

  良性骨腫瘤

  骨軟骨瘤(骨軟骨的外生性骨疣)是最常見的良性骨腫瘤,多見於10~20歲的人。這種腫瘤常生長在骨的表面,並形成向外突起的包塊。患者可有一個或多個骨軟骨瘤。多發性骨軟骨瘤病一般有家族性。約10%的病人其多發性骨軟骨瘤可發生惡性變,稱為骨軟骨肉瘤。 單發的骨軟骨瘤一般不會發展為骨軟骨肉瘤。

  良性軟骨瘤一般長在骨的中心(即骨髓腔內),發病年齡為10~30歲。常因其他原因行X線檢查偶然發現,僅根據X線片上的特徵即可作出診斷。如果軟骨瘤不引起疼痛,則無需手術或其他治療,但需定期拍片監測其大小變化。如果拍片後腫瘤仍不能確診或已引起疼痛, 則需取活檢確定其是良性或惡性。

  成軟骨細胞瘤是一種生長在骨骺端的少見骨腫瘤,多見於10~20歲的人,可引起疼痛。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偶爾腫瘤在術後可復發。

  軟骨粘液纖維瘤是少見的腫瘤,發生在30歲以下,常引起疼痛。該腫瘤在X線片上有特異性表現。治療包括手術切除等。

  骨樣骨瘤是發生在四肢長管狀骨的小腫瘤,也可發生在其他骨。通常引起夜間加重的疼痛,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即可緩解。有時腫瘤周圍的肌肉會萎縮,腫瘤切除後這種情況會改 善。採用放射示蹤劑骨掃描、CT或特殊X線檢查可幫助確定腫瘤部位。手術切除腫瘤是永久 消除疼痛的唯一方法。若病人不願手術,可服用阿司匹林來緩解症狀。

  骨鉅細胞瘤的發病年齡多為20~30歲,該腫瘤常起源於骨骺並延伸到鄰近組織。可引起疼痛。治療方法取決於腫瘤的大小。腫瘤可手術切除,小的骨缺損可植骨或骨水泥充填。有 時腫瘤太大需將病變的一段骨切除。約10%的腫瘤在術後可復發。該腫瘤很少轉為惡性。

  原發性惡性骨腫瘤

  多發性骨髓瘤是最常見的惡性骨腫瘤,起源於生產造血細胞的骨髓細胞(見第159節) ,好發於老年人。可累及一塊或多塊骨,所以疼痛也可發生在一處或多處。治療較複雜,包 括化療、放療和手術。

  骨肉瘤(骨源性肉瘤)是第二種最常見的惡性骨腫瘤。發病年齡雖然多見於10~20歲, 但也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患畸形性骨炎的老年人有時會轉化為該腫瘤。約半數以上的腫瘤 發生在膝關節周圍,也可發生在任何骨。該腫瘤可引起疼痛和肢體腫脹。活檢有助於確診。

  骨肉瘤需化療和手術等聯合治療。一般先化療再手術,化療期間疼痛可緩解。約75%的患者在確診後至少可存活5年。在過去,通常需行截肢手術,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在可行保 肢手術治療。

  纖維肉瘤和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在臨床表現、發病部位和治療方法上基本與骨肉瘤相同 。

  軟骨肉瘤是軟骨的惡性腫瘤。許多軟骨肉瘤生長緩慢且屬於低度惡性腫瘤,可通過手術治癒,而另一些則是高度惡性腫瘤,有擴散的趨勢。活檢有助於確診。軟骨肉瘤在手術時必須完全切除,因為它對放療或化療均不敏感。截肢術一般不必要。如果腫瘤完全切除,75% 以上的患者可存活。

  尤因瘤(尤因肉瘤),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發病年齡多在10~20歲,一般發生在四 肢骨,也可累及任何骨。疼痛和腫脹是常見症狀。腫瘤有時可以長很大,波及骨的全長。雖然CT和MRI可確定腫瘤的大小,但活檢對確診仍是必需的。治療包括聯合手術、放療和化療 。60%以上的病人通過治療可痊癒。

  骨的惡性淋巴瘤(網織細胞肉瘤)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可起源於任 何骨或機體的某個部位並轉移到骨。腫瘤常引起疼痛和腫脹,被破壞的骨易發生病理骨折。 治療包括聯合放療和化療,療效與手術切除相同。一般不需截肢。

  轉移性骨腫瘤

  轉移性骨腫瘤是由機體的某個原發部位發生的惡性腫瘤轉移到骨。

  最可能轉移到骨的惡性腫瘤是乳腺癌、肺癌、腎癌和甲狀腺癌。癌可擴散到任何骨但通 常擴散不會超過肘關節和膝關節以下。一個癌症患者或曾經患癌的人如果近期出現骨痛或局 部包塊應檢查有無轉移性骨腫瘤。X線和放射示蹤劑骨掃描可確定腫瘤的位置。有時,轉移性骨腫瘤先於原發灶出現症狀。症狀包括疼痛或腫瘤浸潤造成的骨破壞及骨折。活檢有助於原發灶的定位。

  治療方案取決於腫瘤型別.有些腫瘤對化療敏感,有些則對放療敏感, 而有些對放療、化療均敏感或均不敏感。手術可加強骨的穩定性,有助於預防骨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