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髮達國家,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牙醫了:不一定都是有病痛,很多時候純粹是保健、保養。可是中國流行一句古話:八歲八,換狗牙。很多家長就想:反正要換的,到時候再說也不遲。
這一拖,可能真的就遲了。由於沒能從小養成科學的護齒習慣,加上進食時種種不衛生、不明智的選擇,滿足了口腹之慾,孩子就常常捂著小腮幫子、苦著小臉:媽媽,牙疼!
孩子這邊牙痛,大人那邊頭痛,尤其是牙醫――牙醫很歡迎小朋友來護牙,可是如果已經來不及了,要補牙甚至拔牙了,那就有點傷腦筋了。因為兒童在治療牙疾時的行為表現是很難控制的,要想將一位哭鬧不休的病童變成合作無間不畏懼看牙的小病人,可說是牙科行為處理的至高藝術,非但需要牙醫本身具備足夠的耐性和技巧,還需要在一旁陪伴的父母扮演好自己的重要角色:他們的言行,將直接加重或減輕孩子的苦痛和牙醫的困難。
下列兒童牙科治療須知,是我們忠告父母的,對您相信也會有點啟發:
治療前:
1、禁止在子女面前訴說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痛苦治療經驗。它會使孩子產生先入為主的恐懼感。哪怕父母自己飽嘗苦頭、談牙色變,帶孩子看牙時也請不要緊張,裝也要裝出輕鬆來。
2、不要騙孩子說“只是給牙醫叔叔看看而已”,因為牙醫師肯定不會只是看看而已,謊言很快會被揭穿。孩子堅持要問去醫院幹什麼,可答“等牙醫叔叔看完之後才會知道”。
3、不要用賄賂的手段騙孩子上醫院,應逐漸使他明白看牙齒的重要性,認識到定期檢查口腔與口腔衛生保健是自己的責任。類似於“你如果肯看牙醫師,我就買玩具或口香糖給你。”“讓牙醫師弄好你牙齒裡面的蛀牙,你就可以吃你愛吃的東西了。”等等許諾,都不是理想的選擇。
治療時:
1、不要抱有在一次治療時間內完成多項治療工作的幻想,小孩子的耐性有限,一次治療時間不要超過20-30分鐘為佳。
2、不要提“拔,打針,注射,痛”等讓孩子恐懼的字眼,可用“拿,上”等字代替。如“今天把牙蟲拿掉,今天上不上麻藥”等。
3、配合牙醫,保持安靜,面露微笑。褒獎小孩子可以,威脅或責罵絕對要不得。目的是使孩子與牙醫建立穩定、良好的單向溝通關係。
4、孩子治療兩三次之後,如已習慣治療環境,父母應儘可能退出診療室,如此可以養成孩子的獨立性,同時他會很高興自己長大了,被尊重了。
5、當治療過程中需要麻醉時,請你神情自然輕鬆,千萬不要為了安慰而拉住子女的手,說“沒關係,一點痛而已,忍耐一下。”如此一說,將使原本輕鬆的狀態變得緊張。
6、牙醫有時會用柔和但有威勢的語調喝令孩子,這多是孩子有些不端行為,為免小孩受到傷害,必須用較獨斷的方法來處理。家長不要驚訝,也不要出聲,這只是控制小孩行為的一種方法,並不是牙醫在發脾氣。
治療後:
1、治療過程中孩子如果哭了,不要責怪,應說“雖然有哭,不過你很勇敢地完成治療。”如果沒哭,可說“今天好厲害喔,一點都沒哭。”但是不要買東西賄賂。
2、如果治療過程中上了麻藥,回去2-3小時內注意孩子,勿讓他咬破嘴脣。因為此時嘴脣尚未恢復知覺,孩子因好奇會一直咬,咬破了也不知疼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