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免疫?
“免疫”原由拉丁文“immunis”而來,其原意為“免除稅收”(exception from charges),也包含著“免於疫患”之意。現代免疫概念認為,免疫為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異物的生理功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反應。其作用在於識別“自己”和“非己”,排除抗原性異物,以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相對穩定。而免疫力則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正常情況下,這種生理功能對機體有益,可產生抗感染、抗腫瘤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在一定條件下,當免疫功能失調時,也會對機體產生有害的反應和結果,如過敏性反應(如花粉過敏、青黴素過敏等)、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或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等、免疫力降低(如反覆感冒等),損害機體的健康。
免疫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指對所有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沒有特殊的選擇性。又稱為天然免疫或先天性免疫。如面板、黏膜的屏障作用,血腦屏障,胎盤等的屏障作用;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和組織中的巨噬細胞)和殺菌物質(溶菌酶等)的殺菌作用。
特異性免疫是指機體針對某一種或某一類微生物或其產物所產生的特異性抵抗力,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主要是指通過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免疫過程。如進入體內的細菌外毒素,與機體內的抗毒素(一種抗體)結合後使它喪失毒性,病毒侵入機體後,抗體與抗原(病毒)結合後使病毒失去活力,不能侵入細胞。
細胞免疫主要是指通過T淋巴細胞發揮免疫作用的免疫反應過程,效應T細胞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即靶細胞)密切接觸,啟用靶細胞內的溶酶體,使靶細胞的膜透性改變,滲透壓發生變化,最終導致靶細胞死亡。
中醫學怎樣認識免疫?
中醫藥學認識免疫的歷史悠久,早在《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即有:“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論述,實開創了世界防病醫學的先河。我國古代東晉時期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了用狂犬腦敷治狂犬病的方法。葛洪對狂犬病的防治措施,可以稱得上是世界免疫學的先驅者。至明代時期,已經廣泛採用了人痘接種法―“鼻苗法”來預防天花。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人工免疫的治療方法。
《素問遺篇?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學用樸素的語言論述了現代免疫學的主導思想。正氣代表了人體防禦、抵抗病邪的能力,正與邪的鬥爭普遍適用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和終結的過程。中醫的正氣學說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免疫學說,從抗病能力這一角度講,正氣與人體免疫力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基本一致。
中醫學認為正氣是指人體抗禦病邪、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和生理機能。自然界中存在著對人體有害的病源微生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中醫稱之為“邪氣”。人之所以不發病,是因為人體對外環境的影響和變化有適應能力,即“正氣”。正氣汲於腎,依賴於腎中精氣所化生,靠後天水谷之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充養。
免疫調節是中醫的優勢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如果我們的身體維持在一個陰陽平衡的免疫狀態下,即“陰平陽祕”的狀態,就能健康不病。一旦陰陽失調,就會導致免疫失調。所以,任何免疫病都應該以調整陰陽為主治療。這種調整屬於整體調節,它往往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中醫藥的免疫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
對正常機體無明顯影響,而對免疫失調機體卻有顯著作用;亢者抑之,陷者舉之,強者折之,弱者濟之。即通過調治陰陽、氣血、臟腑等,來糾正機體過低或過亢的免疫狀態,使之重新恢復和維持免疫穩定; 既可增強正常機體的免疫能力,又可祛除致病因素,同時發揮了扶正祛邪的相反相成作用。
臨床中我們發現促進免疫功能常用的中藥有:黃芪、人蔘、黨蔘、黃精、白朮、枸杞、冬蟲夏草、當歸、淫羊霍、女貞子、靈芝、茯苓、刺五加、田七、甘草等。調節、抑制免疫中藥有:苦蔘、大黃、黃連、黃柏、黃芩、紫草、生地、玄蔘、麥冬、天冬、土茯苓、鬱金、莪術、忍冬藤、白鮮皮、苦豆根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