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需要佩戴人工耳蝸的聽障人群中,有部分聽障者有耳蝸骨化情況。耳蝸骨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是人工耳蝸植入術的禁忌,但是聽障者中耳蝸骨化發生率較高。Trinh等報道105例人工耳蝸植入術(大多數是成人)樣本中14%耳蝸鼓階骨化。兒童耳蝸骨化發生率更高,Luxford等報道128例兒童樣本中34%耳蝸骨化。
然而,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如果放棄這些耳蝸骨化者將使得很多聽障者難以回到有聲世界,失去語言交流的機會。
在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前,醫院通常都會進行術前影像學檢查,如果發現耳蝸骨化時,醫生通常會將術耳選在骨化較輕側。
中國聽力線上在尋找相關文獻時發現,耳蝸骨化在人工耳蝸植入聽障者中約佔10%~15%,在腦膜炎致聾聽障者中約佔80%。常見於腦膜炎、耳硬化症、內耳自身免疫病、顳骨骨折、中耳炎、白血病和顳骨腫瘤以及其他原因的耳聾。而顳骨病理解剖顯示,無論致聾原因為何,耳蝸骨化的部位常常始於耳蝸底回鼓階,可能與炎症(珠網膜下腔炎症經耳蝸水管到達鼓階中耳炎症經蝸窗到達鼓階)更容易侵及鼓階有關。耳蝸骨化程度可以從纖維化到完全骨化,但只有極少的聽障者耳蝸完全骨化。
之所以說耳蝸骨化曾經是人工耳蝸植入術的禁忌證,其原因在於:骨化的耳蝸內很難植入電極,即使植入也可能損壞電極或破壞內耳結構。多電極是否能有效地刺激骨化耳蝸內殘餘的神經成分受到懷疑。骨化耳蝸中神經成分殘存情況不清。
然而,中國聽力線上發現最新的醫學研究顯示:顳骨組織病理學檢查證實骨化耳蝸內毛細胞和螺旋神經節數量雖然減少,但即使嚴重骨化耳蝸內殘存的螺旋神經節數量也是巨大的,而且僅有10%螺旋神經節細胞殘存時人工耳蝸植入術後仍能產生有效的聽覺。迷路骨化、鼓階阻塞程度與存活螺旋神經節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由於人工耳蝸電極是刺激螺旋神經節及軸索,因此螺旋神經節及軸索的存活為骨化耳蝸內人工耳蝸電極植入提供了理論基礎。
隨著人工耳蝸植入技術的發展與言語處理器編碼策略的進步,醫生在骨化耳蝸的人工耳蝸植入術和術後聽力言語康復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根據耳蝸骨化程度採取相應的手術方法,大多可將電極全部植入蝸內。並將透明質酸鈉注入蝸管灌洗,既有助於清除蝸管內的骨粉,又對電極的順暢植入起到潤滑的作用,減輕電極對耳蝸結構的損傷。
中國聽力線上根據《耳蝸骨化聽障者人工耳蝸植入術》這一文獻發現:曾經有31例聽障者術後聲場聽閾與其他無耳蝸骨化的聽障者差異不大,且10例語後聾聽障者術後8例獲得了開放性言語識別的能力。Balkany等報道耳蝸部分骨化的語後聾聽障者中91%獲得了封閉性言語識別能力,75%獲得了開放性言語識別能力,與其他原因致聾人工耳蝸植入術後效果相近。說明多通道電極能夠有效地刺激骨化耳蝸內殘餘的神經成分。也有文獻對耳蝸骨化與無耳蝸骨化的語前聾兒童人工耳蝸植入術後6個月和12個月時言語識別能力作配對分析,雖然耳蝸骨化組兒童術後較術前言語識別能力仍差於無耳蝸骨化的兒童,但其言語識別能力明顯提高。
儘管耳蝸骨化時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難度很大,但耳蝸骨化時經常規乳突面隱窩進路仍能完成電極植入,且輕度耳蝸骨化時能將電極全部植入蝸內,並且對電極損傷極小,術後聽力效果好,因此人工耳蝸植入術對於耳蝸輕度骨化具有可行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