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李巨集傑

  CT:即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裝置,是Computed Tomography的簡稱。CT是利用X線束對頭部一定層厚進行掃描,探測器接收透過X線,產生可見光,經轉換器變為光電流,再由模/數轉換器變為數字,送入電子計算機處理。最後,由模/數轉換器,將數字資訊重建成CT影象。故CT具有組織密度解析度高、無重疊、安全和迅速等特點,對顯示腦組織各種結構具有很大價值。CT的應用,使許多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腦出血,能及時和準確診斷。

  CT對腦梗塞、腦出血顱內動脈瘤或腦血管畸形破裂所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診斷價值大,應作為首選。

  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是採用電子計算機對血管造影的數字化資訊進行處理,獲得只顯示“純血管”本身,消除周圍軟組織和骨質等干擾的一種減影技術。目前通用時間減影法,即經導管向血管內快速注入有機碘造影劑的前後一段時間內,把需要檢查部位的影像資料,分別輸入電子計算機的兩個儲存器中。然後,隨即給以減法指令,電子計算機將從造影后的資料中,減去造影前的資料。其結果再通過轉換系統,僅得到造影血管的顯示。其餘軟組織及骨質影像則被消除。

  根據造影劑注入動脈或靜脈途徑不同,分為動脈DSA和靜脈DSA兩種方式。目前,以動脈DSA常用。

  腦血管DSA:對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的診斷,均有重要價值。

  MRI:即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簡稱,是利用磁共振現象產生的訊號、進行重建影象的一種成像技術。任何物質中的原子核均有運動屬性,氫原子核也不例外。氫原子核在人體內含量最多,它的運動形式呈自旋性,帶正電,具有磁矩。將人體被檢部位,防入均勻靜磁場中,氫質子自旋軸即按磁場磁力線方向排列。

  若給一特定頻率的射頻脈衝,激發氫質子,吸收能量後,就會發生磁共振現象。射頻脈衝中止後,氫質子吸收的能量就會釋放出來,以恢復原來所處狀態。這種恢復過程,稱為弛豫過程。完成弛豫過程需用時間,稱為弛豫時間。弛豫時間分兩種,一種是自旋一晶格弛豫時間,用T1表示,是指氫質子把吸收的能量,傳授給周圍原子核所需用的時間。另一種是自旋-自旋弛豫時間,用T2表示是指氫質子從高能級恢復到低能級狀態所用的時間。人體不同的組織與病理組織,由於所含氫質子的狀態不同,都各有相對固定的T1或T2,彼此之間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就是磁共振成像的基本所在。

  必須指出,CT只有一個吸收係數差異成像,而MRI具有豐富的T1、T2和質子密度等多種引數成像。因而,MRI反映的是MR訊號強度或T1、T2等的狀態。如主要體現組織之間的T1時,為T1加權像,它對顯示解剖結構細節最好;如主要體現組織之間的T2時,為T2加權像,它對判斷病變組織特性最好;如主要體現組織之間的質子密度差異時,為質子加權像。所以,同一個磁共振掃描層面,可同時有上述三中不同的影象,比CT顯示的內容更豐富。

  此外,MRI具有比CT更高的組織解析度,且可直接多方位成像,無顱骨偽影干擾,又具有血管流空效應等特點,使對腦血管疾病的顯示率急診斷準確性,比CT更勝一籌。CT能診斷的腦血管疾病,MRI均能做到;而對發生於腦幹、顳葉和小腦等的血管性疾病,比CT更佳;對腦梗塞、腦出血的演變過程,比CT顯示更完整;對CT較難判斷的腦血管畸形、煙霧病等,MRI比CT更敏感。

  彩超:

  TAD:經顱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是利用超聲波的多普勒效應,採用低發射頻率與脈衝發射技術相結合,使超聲波穿透顱骨較薄部位,無創地獲取腦底動脈血流速度,藉以反映腦迴圈的功能狀態。

  多普勒超聲檢查:最基本的引數為血流速度與頻普形態。血流速度包括收縮期峰值流速(Vs),舒張期末最高流速(Vd)及平均流速(Vm),以Vm最具代表性。血流速度增加可表示高血流量、動脈痙攣或動脈狹窄;血流速度減慢則可以是動脈近端狹窄或迴圈遠端阻力增高的結果。

  傅利葉係數(FPI)為一組新的頻域阻力指標。依據對多普勒血流波形包絡線進行快速傅利葉轉換,各頻率成分在原始波中所佔比例,即FPI。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