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陳登登

  什麼是慢性胃病?

  胃、十二指腸潰瘍

  慢性胃炎 非萎縮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特殊型別胃炎。我國人口中消化性潰瘍發病率約10%,慢性胃炎發病率約30%。

  消化性潰瘍

  潰瘍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胃或十二指腸粘膜發生侷限的潰破、缺損,病變達粘膜下層或更深,而糜爛指不超過3毫米深的表淺潰破。所以潰瘍癒合後會遺留瘢痕。

  潰瘍均好發於男性,男女發病之比約為3.4-4.4:1。胃潰瘍常見於中老年人,45-55歲為高峰發病年齡,十二指腸潰瘍的高峰發病年齡為20-30歲。消化性潰瘍發病有季節性,特別是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多發,夏季低發。此外,應激狀態、緊張、壓抑等精神因素都可導致消化性潰瘍發病。

  慢性胃炎(非萎縮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及特殊型別胃炎)胃粘膜從正常發展到癌變的變化一般需要10到20年。即使從萎縮性胃炎到胃癌,也有一個逐漸演變過程,在演變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中間階段,如“不完全型腸化”和 “上皮內瘤變(舊稱不典型增生)”。

  萎縮性胃炎其胃癌發生率與病變時間及程度有關,15年以上約達10%。萎縮性胃炎(萎縮和腸化)會發生癌變,應多加註意。但是它們也與年齡有關,60歲以上的人90%可以有腸化,因此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老齡化改變。臨床上輕中度萎縮和腸化很普遍,可以逆轉,重度的要密切隨訪,但仍不是手術的絕對指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