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科 主治醫師 谷曉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統計,發病率佔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它的發病常與遺傳有關,以及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僅約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發生在乳房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見。

  症狀

  主要症狀表現為乳腺腫塊、乳腺疼痛、乳頭溢液、乳頭改變、面板改變、腋窩淋巴結腫大。只要廣大女效能有較強的防癌意識,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認真地做好自我檢查及定期體檢,隨著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相信癌症絕不是不治之症。

  乳腺腫塊

  乳腺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症狀,約90%的患者是以該症狀前來就診的。隨著腫瘤知識的普及,防癌普查的開展,這一比例或許還會增加。

  乳腺癌腫塊可單發或多發,多質地較硬,無觸痛,表面不光滑,邊界不清,活動度差。

  有些僅表現為乳腺區域性腺體增厚並無明顯腫塊,無清楚邊界,大多數被診斷為“乳腺增生”。但仔細檢查增厚區較侷限,同時伴有少許面板粘連時應引起注意,需行乳房鉬靶片檢查。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雖可見於多種乳腺疾病,但疼痛並不是乳腺腫瘤的常見症狀,不論良性或惡性乳腺腫瘤通常總是無痛的。當腫瘤伴有炎症時可以有脹痛或壓痛。晚期腫瘤若侵及神經或腋淋巴結腫大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時可有肩部脹痛。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頭溢液主要見於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頭溢液是指非生理狀態下的乳腺導管泌液。乳頭溢液可因多種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較易為患者注意,是臨床上約10%的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種乳腺疾病的症狀中,其發生率僅次於乳腺腫塊和乳腺疼痛。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頭溢液,多為血性溢液。

  乳頭改變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頭異常改變,通常表現為乳頭糜爛或乳頭回縮。

  (1)乳頭糜爛:有一種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現,常伴瘙癢,約2/3患者可伴有乳暈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腫塊。

  (2)乳頭回縮:當腫瘤侵及乳頭或乳暈下區時,乳腺的纖維組織和導管系統可因此而縮短,牽拉乳頭,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縮入乳暈後方。

  面板改變

  乳腺腫瘤引起面板的改變,與腫瘤的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1)面板粘連:當腫瘤侵及這些韌帶時,可使之收縮,變短,牽拉面板形成凹陷,狀如酒窩,故稱“酒窩症”。如有此症狀者應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腫瘤很少有此症狀。

  (2)面板水腫:由於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腫瘤細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區被腫瘤細胞浸潤,使乳腺淋巴管迴流受阻,淋巴管內淋巴液積聚,面板變厚,毛囊口擴大、深陷而顯示“橘皮樣改變”(醫學上叫做“橘皮症”)。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面板引起潰瘍,若合併細菌感染,氣味難聞。癌細胞若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可在主病灶的周圍面板形成散在的硬質結節,即“面板衛星結節”。

  腋窩淋巴結腫大

  乳腺癌逐步發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區域性淋巴引流區轉移。其中,最常見的淋巴轉移部位是同側腋窩淋巴結。淋巴結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結數目由少逐步增多。

  乳腺癌可向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還可通過前胸壁和內乳淋巴網的相互交通,向對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約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甚至對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乳暈異常

  炎性乳腺癌時區域性面板呈炎症樣表現;顏色由淡紅到深紅,開始時比較侷限,不久即擴大到大部分乳腺面板,同時伴有面板水腫。面板增厚、粗糙、表面溫度升高。

  流行病學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的危險性增加1、5~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率將增加7倍。發病的年齡越輕,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由此可以證明,乳腺癌遺傳是很有可能的,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

  現代醫學證明乳腺癌有家族史,也稱家族性癌,臨床已證實,乳腺癌患者女性家庭中有外祖母或母親、姐妹等患乳腺癌,這符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是一種部位特異性遺傳型別,其家屬成員感性的腫瘤是乳腺癌。這裡提醒患有乳腺良性病變的患者,應該警覺並積極治療,防止患乳腺癌,因為乳腺癌高危人群中易患基因突變。

  病因與病理

  乳腺癌的病因還沒有完全明確,但不育、生育次數少、第一胎足月產年齡晚、初潮年齡早、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口服避孕藥、放射線暴露等因素已經被確認與乳腺癌有關。

  長期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體質過度酸化,人體整體的機能下降,引起腎虛,肝腎同源,腎虛肝亦虛,進而引起上焦代謝迴圈變慢,造成甲狀腺疾病和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降,從而發展為乳腺組織異常增生,終致癌變。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瞭,已證實的某些發病因素亦仍存在著不少爭議,絕經前和絕經後雌激素是刺激發生乳腺癌的明顯因素;此外,遺傳因素、飲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與乳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已知的幾種誘發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月經狀況:月經初潮早於12歲、絕經年齡晚於50歲、經期長於35年,均為公認的危險因素。

  2、婚育狀況:第一胎足月產在35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未孕女性、反覆的人工流產等因素均可增加乳腺癌的發病可能。

  3、哺乳史:產後未哺乳者患乳腺癌的危險增加。

  4、激素水平:乳腺癌的發生與雌激素水平關係密切,高水平的生長激素亦是乳腺癌的促發因素,外源性激素的補充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發病風險。目前認為雌二醇和雌酮與乳腺癌的發生有直接關係。

  5、乳腺疾病史:乳腺的不典型增生可能會進展為乳腺癌,而單側的乳腺癌病史可使對側的發病率較常人高出2~5倍。

  6、遺傳和家族史:乳腺癌的遺傳性和家族性為乳腺癌危險因素之一。

  7、飲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會增加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

  8、環境因素:電離輻射、低劑量診斷用射線、主動或被動吸菸。

  9、其他因素:生活精神刺激、心理障礙、特別是憂鬱、肥胖、病毒感染、藥物、糖尿病等。

  乳腺癌排查六法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醫師一直呼籲:早發現、早治療,約90%乳腺癌患者能生存。

  乳腺檢查有下列檢查程式:乳房B超檢查和乳房鉬靶X光檢查――若有無法辨別的腫塊或膿腫――細胞學穿刺檢查。

  檢查方法

  一:乳腺鉬靶攝片

  乳腺鉬靶攝片是一種無創傷的方法。操作簡便易行, 其乳腺平片影象清晰,層次豐富, 資訊量大, 對普查乳腺疾病特別是乳腺癌早期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超聲顯像

  超聲顯像屬無損傷性,一般B超作為乳腺增生檢查的首先檢查方式,簡單、準確,可反覆使用。

  三:活組織病理檢查方法

  腫塊切除:將乳房中腫塊或可疑組織的整個切除,進行病理檢查。

  切取活檢:從腫塊或可疑組織中切取部分組織進行檢查。

  細針穿刺:用一根很細的針從腫塊、可疑組織或積液中抽取一些組織、細胞檢查。其他,如乳頭溢液者可做乳頭溢液塗片細胞學檢查,乳頭糜爛部刮片或印片細胞學檢查。

  四:乳腺導管內視鏡檢查。

  乳腺導管內視鏡可直視下觀察到乳頭溢液患者乳腺導管上皮及導管腔內的情況,極大地提高了觀察到乳頭溢液患者病因診斷的準確性,並對病變導管準確定位給手術治療提供了極大幫助。

  治療:

  外科手術。手術治療仍為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術式分為:根治術(切除胸大小肌)、改良根治術(分為保留胸大小肌或只保留胸大肌)、保乳手術、乳腺癌一期重建、二期重建術等。總的發展趨勢是儘量減少手術破壞在裝置條件允許下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盡力保留乳房外形無論選用何種術式都必須嚴格掌握以根治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為輔的原則。

  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對於術後區域性病情重的患者(即腫塊大、腋下轉移淋巴結多、保乳術後等)需進行本項治療,以降低區域性複發率。

  內分泌治療。激素受體測定與乳腺癌的療效有明確關係。對於術後免疫組化結果雌激素及孕激素受體陽性患者應口服三苯氧胺、來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等藥物治療。

  化療。全身化療的目的就是根除機體內殘餘的腫瘤細胞以提高外科手術的治癒率。

  (1)術後輔助化療宜術後早期應用爭取在術後2周內應用,最遲不能超過術後一個月。

  (2)輔助化療中聯合化療比單藥化療的療效好 。

  (3)術後化療根據具體病情選用化療方案(CAF、TAC、TA、TC等)。

  靶向治療。對於C-erbB-2陽性患者如進一步檢查FISH或CISH檢測Her-2陽性,需加用Herceptin治療一年以增加乳腺癌患者遠期生存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