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王路

       胸椎管狹窄症指的是先天性或後天退變因素等導致的胸脊髓及神經根受壓導致相應的臨床症狀和體徵的疾病,相比我們所熟知的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脊柱退行性變,胸椎管狹窄症相對較少為我們所知,但是隨著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和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發現胸椎管狹窄症並不少見,而黃韌帶骨化是引起胸椎管狹窄症的最常見的病因,只是大多數患者沒有表現出脊髓壓迫的症狀而不為臨床醫生熟知,許多胸椎管狹窄症的患者同時合併頸椎病及腰椎病,往往導致誤診和漏診,然而胸椎管和胸脊髓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特點導致該疾病致癱率高、手術風險極大,許多脊柱外科醫生將胸椎手術視為手術的禁區。

  胸椎管狹窄症的病因

  最常見的引起胸椎管狹窄症的病因有三個:黃韌帶骨化、胸椎間盤突出和後縱韌帶骨化,這三個因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絡,其他少見的病因還有胸椎椎體後緣骨內軟骨結節、瀰漫性特發性骨肥厚症、氟骨症等。

  胸椎黃韌帶骨化症(OLF):這是導致胸椎管狹窄症最常見的原因,約佔所有胸椎管狹窄症的80-85%以上,雖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病因仍不十分明確,推測可能和應力集中(胸腰段和頸胸段)、退變因素、遺傳因素及種族差異(日本人和高加索人)等有關,且該病常常和強直性脊柱炎、瀰漫性特發性骨肥厚症、氟骨症和鈣磷代謝異常有關。該病起病隱匿,進展迅速,患者多在50歲之前發病。

  胸椎間盤突出症(TDH):是導致胸椎管狹窄症第二常見原因,約佔15%,絕大多數發生在下胸椎。屍檢研究及影像學研究提示無症狀的TDH佔11%,手術治療的TDH約佔所實施的所有胸椎和腰椎間盤切除手術的0.2%~2%。臨床發現TDH經常合併有休莫氏病,所見椎問盤突出常有鈣化,多見於年輕患者;而對於年長患者,TDH多合併有胸椎椎體後緣骨贅及小關節增生或黃韌帶肥厚等脊柱退變因素,此外,研究表明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相應及鄰近節段的脊柱後凸角度顯著大於正常人群,這可能導致區域性應力增加,加速椎間盤的損傷。

  後縱韌帶骨化症(OPLL):相對少見,約佔5%,但卻是處理起來最棘手的病因。OPLL是引起亞洲人頸椎病的常見病因,但出現在胸椎相對少見,因為OPLL引起脊髓腹側的壓迫,胸椎後突使得傳統的後方減壓難以達到脊髓退讓的效果,且骨化的後縱韌帶同硬膜廣泛粘連亦影像後方減壓的效果。

  胸椎管狹窄症的臨床表現

  該病主要表現為脊髓受壓的一系列上運動神經元受損臨床表現,隱匿起病,逐漸加重,早期僅感覺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無力、發僵、發沉、不靈活等,一般沒有明顯的下肢疼痛麻木,休息片刻又可繼續行走,我們稱之為脊髓源性間歇性跛行,這與腰椎管狹窄症中常見的以疼痛、麻木為主要特徵的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有顯著不同。隨病情進展,出現踩棉花感、下肢活動僵硬、行走困難、軀幹及下肢麻木與束帶感,大小便困難、尿瀦留或失禁,性功能障礙等,嚴重的可出現癱瘓。有一部分患者壓迫位於胸腰段,表現為下運動神經元受損臨床表現,如廣泛的下肢肌肉萎縮、下肢無力、感覺喪失等。但是要注意到許多胸椎管狹窄症的患者同時合併頸椎病或腰椎退行性疾病,往往會造成疾病的漏診或誤診,因為脊髓的損傷多數是不可逆的,建議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應及時到正規專科醫院就診,以免貽誤最佳診療時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