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癌症等於死亡
“癌症是一個全球性的流行病,影響所有年齡層次的人,但是患上癌症不等於被判了死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專家指出,癌症已成為常見、多發的慢性病之一,目前1/3的癌症是可以治療的。
“把癌症說成慢性病,並不是醫生對患者的心理安慰。”天津市腫瘤醫院院長王平表示,儘管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6年就把癌症列為慢性病的行列,但是,普通老百姓還是不能正確對待。
王平院長認為,在面對癌症時,兩種態度最不可取,一是輕視,二是恐懼。一些人對自己的身體十分自信,覺得癌症這種疾病不會“招惹”自己,從而忽視身體的異常訊號,拒絕必要的體檢;還有一部分人,在被查出患上癌症後過度恐慌,精神潰敗程度甚至大於身體遭受的創傷,不能夠配合醫生的治療。把癌症當作慢性病來治療,就是希望患者積極面對自身情況,配合醫生治療。依靠科學規範的治療手段,癌症患者也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普通慢性病患者那樣正常生活,正常工作。
誤區二:癌症與生活方式無關
“癌症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與環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強調,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吸菸、超重、肥胖、缺乏鍛鍊、過量飲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肝癌)、性傳播感染等,其中菸草是目前發現的最確定最重要的致癌因素。
“大部分癌症的發生都與吸菸有關。”專家介紹說,吸菸是引起肺癌、喉癌、口腔癌、咽癌和食管癌的主要原因,是膀胱癌、胰腺癌、肝癌、子宮頸癌、胃癌和某些白血病的促進因素。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吸菸者患肺癌的風險比非吸菸者高16倍至25倍;在發達國家,80%至90%的肺癌是由吸菸引起的;西方國家男性膀胱癌至少60%由吸菸所致。
“此外,農村地區發生胃癌、肝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腫瘤相對較高,以食管癌表現最為明顯,死亡率是城市的兩倍。”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副主任陳萬青認為,這可能與城市在經濟、衛生、生活條件等方面較農村好有關。
誤區三:癌症不能預防
其實,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公佈,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而且針對不同人群,提出了三級預防措施,即病因預防、臨床前預防和臨床預防/康復預防。通過主動積極的預防和干預,至少40%的腫瘤可以預防。目前最有效降低癌症發病率的辦法是病因預防,也就是一級預防。
癌症的發病主要受人口年齡結構、營養、遺傳、環境、生活方式和經濟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影響,其中,保持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掌握在人們自己手中的最有效的防癌手段。做到熱量與脂肪“兩控制”、果蔬與穀物“兩增加”至關重要,同時還要經常運動、遠離菸酒、避免感染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除此之外,經常對身體進行自檢,定期對身體進行體檢,可有效提高腫瘤的早期診斷率。特別是40歲之後一定要格外注意,因為癌症的年齡分佈特點表現為40歲之前發病率及死亡率相對較低,40歲之後發病率及死亡率都呈快速上升趨勢,到80歲左右則達到高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