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內科 副主任醫師 魯玉輝

  血尿是指離心沉澱尿中每高倍鏡視野≥3個紅細胞,或非離心尿液超過1個或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或12小時尿沉渣計數超過50萬,均示尿液中紅細胞異常增多,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症狀,大多數患者是在體檢時發現血尿的,然而臨床診斷血尿並非以尿潛血陽性(BLD+)為標準,BLD只是篩選血尿的一個指標。泌尿系統任何部位出血經過尿液排出均可引起血尿,表現為肉眼可見的尿色加深稱為肉眼血尿,還有一種是肉眼看不到,但顯微鏡檢查可以發現,稱為鏡下血尿,我們在臨床所見大部分為鏡下血尿。一般來說,40歲以下的大多為內科血尿,40歲以上外科血尿則更多。

  血尿病因有哪些?

  1、腎臟及尿路疾病

  (1)腎小球腎炎 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我國血尿常見腎小球疾病為IgA腎病、系膜增生性腎炎。

  (2)泌尿系統感染 急慢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統結核、泌尿系統黴菌感染等。

  (3)結石 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結石,當結石移動時劃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繼發感染。大塊結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腎功能損害。

  (4)腫瘤 泌尿系統任何部位的惡性腫瘤或鄰近器官的惡性腫瘤侵及泌尿道時均可引起血尿。

  (5)外傷 是指暴力傷及泌尿系統。

  (6)先天畸形 多囊腎,先天性腎小球基底膜超薄腎炎,胡桃夾現象(該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於腹主動脈和腸繫膜上動脈之間的左腎靜脈受擠壓,引起頑固性鏡下血尿。右腎靜脈徑直注入下腔靜脈,而左腎靜脈須穿過腹主動脈與腸繫膜上動脈所形成的夾角注入下腔靜脈。正常時此角45°~60°,若先天性此角過小或被腸繫膜脂肪、腫大淋巴結、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夾現象。診斷主要靠CT、B超、腎靜脈造影檢查。治療須手術矯正)。

  2、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2)結締組織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硬皮病等。

  (3)感染性疾患 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絲蟲病、感染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猩紅熱等。

  (4)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腎栓塞、腎靜脈血栓形成。

  (5)內分泌代謝疾病 痛風腎、糖尿病腎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6)物理化學因素 如食物過敏、放射線照射、藥物(如磺胺、酚、汞、鉛、砷中毒,大量輸注甘露醇、甘油等)、毒物、運動後等。

  3、鄰近器官疾病

  子宮、陰道或直腸的腫瘤侵及尿路。

  發現血尿需要做哪些檢查?

  1、血尿的定位分析

  以下三種血尿,可用尿三杯試驗加以區別。

  (1)初血尿 血尿僅見於排尿的開始,病變多在尿道。

  (2)終末血尿 排尿行將結束時出現血尿,病變多在膀胱三角區、膀胱頸部或後尿道。

  (3)全程血尿 血尿出現在排尿的全過程,出血部位多在膀胱、輸尿管或腎臟。

  2、常規檢查方法

  (1)尿沉渣中管型 特別是紅細胞管型,表示出血來自腎實質,主要見於腎小球腎炎。

  (2)尿蛋白測定 血尿伴有較嚴重的蛋白尿幾乎都是腎小球性血尿的象徵。

  (3)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的顆粒管型(IGM)。

  (4)尿紅細胞形態 用位相顯微鏡檢查尿沉渣,是目前鑑別腎小球性或非腎小球性血尿的最常用的方法。

  3、對血尿定位後,應進一步進行血尿病因的診斷

  腎小球性血尿包括:感染性腎炎(包括EB、CMV、肺炎支原體、鏈球菌等)、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包括腎炎、腎病綜合徵、IgA腎病、遺傳性腎炎、家族性薄基底膜腎病等)、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紫癜性腎炎、乙型肝炎相關性腎炎、毒物和藥物引起的腎損害、代謝性疾病腎損害、原發於腎臟的腫瘤等)。以上疾病都有相應的血液檢查,如考慮遺傳性腎炎,需要追蹤家系血尿史,還需要進行聽力及眼底檢查。大部分血尿患者最終可以通過腎活檢確診。

  非腎小球性血尿包括感染、特發性高鈣尿症、胡桃夾綜合徵、損傷、腫瘤、畸形等。需要進行尿培養、尿鈣、左腎靜脈彩超、及泌尿道造影檢查等。對僅表現為單純性血尿的患者,目前認為由於大多數患者的病變較輕微,因此可以不進行腎臟的病理檢查,但要進行密切的臨床隨訪。合併蛋白尿的血尿,需要積極治療,因為蛋白尿是腎臟進行性損害的獨立危險因素。

  血尿的治療

  血尿病因複雜,有的病情很嚴重,應儘早去腎病專科檢查確診,及時治療並定期複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