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主任醫師 趙先蘭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相關性疾病嚴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慢性HBV感染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的狀態,如果肝功能正常,稱慢性HBV攜帶(又稱HBV攜帶);如果肝功能異常,則為慢性乙型肝炎。因此,慢性HBV攜帶與慢性乙型肝炎的區別僅在於肝功能是否異常。胎兒、新生兒圍產期HBV感染大部分將成為慢性感染,故圍產期預防是控制慢性HBV感染的關鍵。

  HBV主要經血液和其他體液經破損的面板或粘膜(包括性傳播)進入體內而傳播,普通接觸或聚餐並不引起傳播。HBV傳播主要發生於新生兒娩出時和出生後與母親的親密接觸,這種途徑的感染是可以預防的。真正的宮內感染率<5%,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

  一、HBsAg陰性母親的新生兒預防:

  母親HBsAg陰性時,無論HBV相關抗體如何,通常體內無HBV存在,其新生兒預防措施為:出生後接種第一針乙型肝炎疫苗,間隔一個月、六個月再分別接種一針,即“0、1、6”方案,不必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二、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預防:

  如果母親的HBsAg陽性,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陰道分娩,新生兒必然暴露於HBV,剖宮產並不能減少HBV的母嬰傳播。對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務必在出生後24小時內,最好在出生後12小時內,肌內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IU,同時在出生後24小時內於不同部位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疫苗劑量需增加一倍。若伴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的母親或計劃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增加至200IU。通常情況下無需第二次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三、早產兒的免疫預防:

  早產兒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對疫苗的免疫應答較弱,因此,在常規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礎上,需加強接種。HBsAg陰性母親的早產兒如果生命體徵穩定,能正常哺乳,無需待體重達到2500g即可按“0,1,6”方案接種,然後在12月齡時再加強一針;如果早產兒生命體徵不穩定,應首先處理相關疾病,待穩定後再按上述方案接種。HBsAg陽性母親的早產兒出生後無論一般情況如何,最好在12h內肌內注射100 IU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間隔3~4周後需再注射一次;疫苗接種與HBsAg陰性母親的早產兒相同。

  四、母親HBsAg陰性但父親或其他家庭成員HBsAg陽性的新生兒預防:

  母親HBsAg陰性時,其新生兒分娩過程中沒有接觸HBV,因此,預防HBV感染只要按“0,1,6”方案接種疫苗,無需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如果新生兒出生後主要由HBV攜帶的家庭成員照顧,新生兒除接種疫苗外,最好注射1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儘管有報道在精液中可檢測到HBV DNA,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精液能引起下一代慢性HBV感染。

  五、HBsAg陽性母親母乳餵養:

  儘管有報道乳汁中可檢測到HBsAg和HBV DNA,但新生兒採取正規的暴露後預防後,母乳餵養並不增加新生兒感染HBV的風險。

  六、孕晚期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預防宮內感染的可行性:

  我國學者1995年首先提出HBV攜帶孕婦於孕晚期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預防宮內感染,但其後的研究證實孕晚期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與常規暴露後預防的嬰幼兒的慢性HBV感染率相似。因此,孕晚期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預防宮內HBV感染這一觀點缺乏充分根據,不能應用於實際預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