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住院醫師 汪輝
一 四肢骨折後的功能鍛鍊
(一) 鎖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上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併發症。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汪輝
2功能鍛鍊的方法:
􀁺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繞環、肘屈伸、前臂內外旋(圖1、2、3)等主動練習,幅度儘量大,逐漸增加用力程度。
圖1握拳、分指、伸指 圖2 前臂內外旋轉
圖3 腕、肘屈伸
􀁺 骨折後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運動及被動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轉運動(圖4、圖5、圖6)等。
圖4捏小球練習
圖5 抗阻力腕屈伸
圖6抗阻力肩外展、旋轉運動
􀁺 骨折後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於前臂內外旋轉;仰臥位,頭與雙肘支撐做挺胸練習(圖7)。
圖7雙肘支撐挺胸練習
􀁺 骨折癒合解除外固定後,應開展全面練習肩關節活動練習:
􀂾 站立位上肢向患側屈,做肩前後的擺動(圖8);
圖8肩前後擺動
􀂾 患肢上舉爬肩梯,抗阻牽拉肩、肘屈伸練習(圖9、圖10)
圖9 爬肩梯 圖10 抗阻牽拉肩、肘屈伸
􀂾 但在骨折2周內應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內收與前屈練習。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在內固定或外固定期間禁做肩關節前屈、內收動作。
(二)肱骨幹骨折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消除腫脹,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上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併發症;可增加兩骨折端在重軸上的擠壓力,防止骨斷端分離,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脫鈣。
2功能鍛鍊的方法:
􀁺 固定後即可做伸屈指、掌、腕關節活動,患肢做主動肌肉收縮活動(見圖1、圖2、圖3)。
􀁺 肩、肘關節的活動:傷後2-4周除繼續以上訓練外,因逐漸做肩、肘關節活動,其方法是:將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後伸,然後屈曲肘關節,同時上臂後伸(圖11)。
圖11肩、肘關節前屈、後伸
􀁺 旋轉肩關節:病人身體向患側傾斜,肘關節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側手腕部,做肩關節旋轉動作,即劃圓圈動作(圖12)。
圖12肘關節屈曲,旋轉肩關節
􀁺 外展、外旋運動: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頭後部(圖13)。
圖13上臂外展,外旋
􀁺 雙臂輪轉:患肢屈肘,前臂置於胸前,掌心向後、向上;健側上肢伸直,外展於體側,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經外下方再向內劃弧圈,回至原處;同時健側上肢向下經內上方向外劃弧圈,回至原處(圖14)。如此迴圈往復。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頸部均可得到鍛鍊。以上鍛鍊方法每次15分鐘,每天3-4次。
圖14雙臂輪轉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在內固定或外固定期間禁做肩關節前屈、內收動作。
(三)尺橈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消除腫脹,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上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併發症;可增加兩骨折端在重軸上的擠壓力,防止骨斷端分離,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脫鈣。
2功能鍛鍊的方法:
􀁺 固定後即可做伸屈指、掌、腕關節活動,患肢做主動肌肉收縮活動(見圖1、圖2、圖3)。
􀁺 肩、肘關節的活動:傷後2-4周腫脹消除後除繼續以上訓練外,因逐漸做肩、肘關節活動,其方法是:將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後伸,然後屈曲肘關節,同時上臂後伸(見圖11)。
􀁺 骨折癒合後的鍛鍊:骨折癒合後,增加前臂旋轉活動及用手推牆動作,使上、下骨折端產生縱軸擠壓力(圖15、圖16)。
圖15手推牆 圖16 前臂旋轉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腫脹消除後可行肩、肘伸屈活動,但不宜做旋轉活動。
(四)股骨頸骨折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消除腫脹,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下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神經肌肉粘連等併發症;可增加兩骨折端在重軸上的擠壓力,防止骨斷端分離,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脫鈣。
2功能鍛鍊方法:
􀁺 骨折復位固定後即可早期做趾與踝關節的主動伸屈、旋轉活動練習,股四頭肌靜止收縮,每天3-4次,每次10下。(圖17)。
圖17股四頭肌靜止收縮運動
􀁺 術後第二週開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轉、不內收情況下做髖與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圖18)
圖18髖、膝屈伸練習
􀁺 3周後可主動做屈伸患肢練習,方法是坐在床邊,小腿下垂,雙腳踩地或腳蹬地,練習用雙臂撐起上身和抬起臀部。(圖19)
圖19 雙臂撐起上身,抬起臀部
􀁺 在骨折恢復期,術後1個月要加強髖、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復行走能力, 加強下肢的穩定性。主要方法是進行坐位與站位轉換活動練習,以鍛鍊髖關節;踝關節主動屈伸、旋轉活動,以及下蹲起立。(圖20、圖21)
圖20坐位與站位轉換 圖21下蹲起立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
(五)股骨粗隆間骨折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消除腫脹,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下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神經肌肉粘連等併發症;可增加兩骨折端在重軸上的擠壓力,防止骨斷端分離,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脫鈣。
2功能鍛鍊的方法:
􀁺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功能鍛鍊程式與股骨頸骨折的鍛鍊方法相同,但程序可適當加快。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
(六)股骨幹骨折
1目的:
股骨幹骨折越靠近膝關節,對膝關節功能的損害越大,血腫易使股中間肌粘連引起膝關節功能障礙,因此須 早期開始功能鍛鍊,以促進血腫吸收,減少粘連形成,增強肌力。
2功能鍛鍊方法:
􀁺 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頭肌靜止收縮,踝關節伸屈活動。(見圖17)
􀁺 4周後可以練習坐在床邊進行髖、膝、踝部的主動運動(鍛鍊方法同股骨頸骨折)。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
(七)髕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消除腫脹,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下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神經肌肉粘連等併發症。
2功能鍛鍊的方法:
􀁺 術後早期疼痛稍減輕後,病人即可開始練習股四頭肌靜止收縮,髖、膝、踝、趾關節主動運動。(見圖17、圖18)
􀁺 固定後3-5天可兩腿直腿抬高和膝關節屈伸運動,扶拐進行患肢負重練習。(圖22圖23)
圖22直腿抬高
圖23扶拐負重行走
􀁺 石膏固定的病人,4-8周可去除石膏,此時可做髕骨傾向被動活動,做主動屈膝活動練習,6-8周可負重行走。(圖24)
圖24扶欄杆做下蹲練習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術後初下床行走的病人應注意保護,以防摔倒、摔傷。
(八)脛腓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消除腫脹,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下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神經肌肉粘連等併發症。
2功能鍛鍊方法:
􀁺 外固定後早期,疼痛減輕即刻進行股四頭肌靜止收縮運動,髕骨被動活動及足部跖趾關節和趾間關節活動。(見圖17、圖18)
􀁺 外固定去除後,傷口癒合,可充分練習下肢各個關節活動,並逐步去拐行走。(見圖23)
􀁺 增加髖、膝、踝關節活動練習,可做起立與坐下練習,健肢站立,患肢做髖屈伸、內收。外展活動,膝、踝關節去說活動,踝關節內外翻抗阻活動。(見圖24)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外固定
早期禁止在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旋轉大腿,以免影響骨折穩定。
(九) 肩關節脫位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上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併發症。
2功能鍛鍊方法:
􀁺 即日開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關節的主動練習,每個動作重複5-6次,可每天增加抗阻練習和在懸吊帶內做肩前屈、內收和內旋的擺動練習,即病人用健側肢體緩慢推動患肢做外展與內收活動,活動範圍以不引起患肩疼痛為限。(見圖11、圖12)
􀁺 去除懸吊帶後:①肩外展、後伸和外旋的主動運動練習,動作應緩慢、柔和,幅度逐漸擴大;②肩前屈、內收、內旋的練習。(圖25、圖26)
圖25 肩外展、後伸 外旋 圖26 肩前屈、內收、內旋
􀁺 3周後病人可進行彎腰、垂臂、甩肩鍛鍊,即病人彎腰900,患肢自然下垂,以肩為頂點作圓錐形環轉運動,開始範圍小,逐漸擴大劃環的範圍。(圖27)
圖27彎腰、垂肩、甩肩
􀁺 4周後病人可作手指爬牆和手高舉摸頭頂鍛鍊。即病人面對或健側身體對牆而立,患手摸牆,用手指交替上爬直至肩關節上舉完全正常。手高舉摸頭頂是指患側手摸頭頂後逐漸向對側移動,患側手越過頭頂觸到對側耳朵,或鍛鍊用患手觸控對側肩胛骨,使肩關節功能完全恢復正常。(圖9、圖13)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活動範圍以不引起患肩疼痛為限。
(十)肘關節脫位
1目的:
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加速周圍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防止上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併發症。
2功能鍛鍊方法:
􀁺 固定期間可做伸指、握拳等鍛鍊,同時在外固定保護下做肩、腕關節的活動。(見圖1、圖2、圖3)
􀁺 外固定去除後,練習肘關節的屈伸活動,增強肘關節周圍肌力。可利用握小球幫助鍛鍊。(見圖4)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時要堅持鍛鍊,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鍛鍊時應注意以主動鍛鍊為主,被動活動時動作應輕柔,以不引起劇烈疼痛為度,以免引起骨化性肌炎而加重肘關節僵硬。
二 骨關節置換術後的功能鍛鍊
(一)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功能鍛鍊
1目的:
術後功能鍛鍊,可促進患肢血腫吸收,防止肌肉神經粘連,增強肌力,防止肌肉萎縮。
2功能鍛鍊的方法:
􀁺 術後肌力訓練是關節置換術後功能鍛鍊的重要內容。應該在手術後即刻開始進行股四頭肌靜止收縮、踝關節背伸、跖屈等運動。(見圖17)
􀁺 術後第2、3天,髖外展並增加髖、膝關節的屈伸訓練,並可以開始練習直腿抬高鍛鍊。一開始患者或許不能完成上述動作,可在患肢下墊一軟枕。(見圖22)
􀁺 對於骨水泥全髖假體固定可在術後24小時內就可以達到完全固定。所以,對於此類患者,可在術後第1天就開始站立訓練。患者在進行站立訓練時,每側肢體伸直練習腳趾、腳後根的抬高離地鍛鍊,手術側逐漸部分負重,練習股四頭肌、臀肌收縮舒張,
伸直髖、膝關節。(見圖28)
圖28腳後跟離地抬高練習
􀁺 下肢關節被動運動器(CPM機)輔助訓練:髖關節置換術後的被動練習訓練常用CPM機輔助完成。其活動範圍可隨時調節並逐步增加。一般將CPM機開始的最大的活動角度定為400,此時髖關節活動範圍為250~450,以後每日增加50~100。每日可訓練3~4h。至術後1周左右,CPM機最大活動角度為900,髖關節活動範圍為250~850,以後可逐步停用CPM機,而逐步以主動活動為主。(圖29)
圖29 CPM機輔助功能練習
􀁺 坐位訓練:指導和協作患者把患側肢體移近床旁,靠近床沿放下
後坐起,坐起時雙手後撐,髖關節屈曲不超過800。由於坐位是髖關節最容易出現脫位和半脫位的體位,因此,術後早期患者以躺、站或行走為主,坐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坐位時的練習包括伸髖練習、屈髖練習和屈髖位內外旋練習。(見圖18、圖19)
􀁺 助行器及柺杖的訓練。(見圖23)
3注意事項:
功能練習時應教育接受全髖置換術的患者避免使其假體超過自身的極限。為了維持股骨頭在髖臼內及預防關節損傷,應注意以下幾點:
􀁺 屈髖不能超過900,上身不要向前彎腰超過900;
􀁺 髖關節的內收不能超過中線,膝關節或踝關節不要交叉;
􀁺 髖關節不能外旋,臥位及翻身時患腿應保持在外展位,坐位時不要向患側方彎腰;
(二)全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功能鍛鍊
1目的:
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功能鍛鍊有助與增強膝關節伸屈肌群的肌力,可使膝關節穩定,又可獲得膝關節的滿意活動度,還可促進患肢血腫吸收,防止肌肉神經粘連,增強肌力,防止肌肉萎縮。
2功能鍛鍊的方法:
⑴術後第1-3天
􀁺 股四頭肌靜止收縮練習:足用力做上勾和下踩的動作,每隔1小時10下,每個動作持續3秒。(圖30、圖31)
圖30做上勾動作
圖31做下踩動作
􀁺 健膝屈曲,患膝充分伸直做壓床動作,此時股四頭肌收縮、膝關節展平,髕骨可輕微上下移動,每2小時練習1組,每組30次,每次持續10-15秒。
(2)術後第4-7天
􀁺 主動練習:患者雙手抱住大腿上提,呈屈膝活動,每隔2小時5-10下。(圖32)
圖32抱大腿上提,呈屈膝活動
􀁺 患者側身,患肢在上,做無重力屈伸膝關節的動作,每隔2小時5-10下。(圖33)
圖33患肢在上,做無重力屈伸膝關節動作
􀁺 患者仰臥於床邊,將患側小腿懸於床沿下,通過自我調節髖關節的位置及外展角度來調整膝關節屈曲度,以完成膝關節自我控制下的主動屈曲,角度逐漸增大。(圖34)
圖34小腿懸於床沿下主動屈膝
􀁺 患者坐於床沿練習:
􀂾 將健側(或一側)足與小腿壓於患側(或另一側)足踝上,做向下悠壓的動作;(圖35)
圖35足與小腿壓於患側足踝上,做向下悠壓的動作
􀂾 健側(或一側)足勾於患側(或另一側)足根部,協助患側(或另一側)小腿做上舉的動作。(圖36)
圖36足勾於患側足根部,小腿做上舉動作
􀂾 或用一根繃帶一頭綁於足部,另一頭牽於病人手中,自行牽引使小腿抬起,膝關節伸直。兩者交替進行,每2小時練習20-30分鐘,以增加關節活動範圍。(圖37)
圖37手牽綁於足部的繃帶向上牽引抬起小腿
(3)術後第8-14天
􀁺 臥床直腿抬高練習:抬300即可,保證膝關節伸直及背部展平,堅持5-7秒,每天練習3-4組,每組30次。一開始患者或許不能完成上述動作,可在患肢下墊一軟枕幫助,逐漸降低枕頭高度。(圖38)
圖38臥床直腿抬高練習
􀁺 扶欄杆做下蹲練習:蹲下後堅持5-7秒,每天3-4組,每組30次,逐漸增加下蹲程度。(圖39)
圖39扶欄杆做下蹲練習
􀁺 漸進式膝踝屈伸練習:
􀂾 慢慢地同時抬起腳跟,直到腳尖著地,然後放回直到腳跟著地;兩腳交替練習。(圖40)
圖40抬腳練習
􀂾 將兩隻腳輪流拉向臀部方向,要讓整個腳掌在地面上滑動,一定要用力壓地板並要有繃緊肌肉的感覺;兩腳交替練習。(圖41)
圖41將兩隻腳輪流拉向臀部
􀂾 將一條腿向前伸,勾起腳尖,讓腿完全伸直。拉回腿的時候讓腳掌完全貼在地面上;兩腿交替練習。(圖42、圖43)
圖42將一條腿向前伸,勾起腳尖 圖43讓腿完全伸直,拉回時腳完全貼在地面
􀂾 將一條腿伸開,離開地面一段距離。保持7秒鐘,慢慢放下腿,讓腳後著地,然後腳掌著地,慢慢拉回腿;(圖44)
圖44將一條腿伸開,離開地面一段距離
􀂾 一條腿儘量向臀部的方向拉,另一條腿儘可能向前伸直,次在做最後一個動作時保持7秒鐘。(圖45)
圖45一條腿儘量向臀部的方向拉,另一條腿儘可能向前伸直
􀁺 在醫護人員的陪護下扶助行器練習平路行走,膝關節負重約10公斤,每天練習3-4次,每次10-20分鐘。(圖46)
圖46扶助行器練習平路行走
􀁺 被動練習:術後第4-7天可增加CPM機的練習,有200-300開始,逐漸增加角度,每天3-4次,每次30分鐘。
3注意事項:
功能鍛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按照個體化、力量、安全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