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風溼科 副主任醫師 李鬆偉

  在我國,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人們對類風溼關節炎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因此常常造成該病診斷延誤、治療不當。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許多患者關節逐漸變形,功能喪失,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失去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那麼,作為患者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這種悲劇的出現呢?

  一般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  

  1、早診斷
  臨床上若出現四肢關節的疼痛、僵硬,尤其是雙手關節,一定要到醫院儘早化驗明確診斷。現在好多省市級醫院都開展了類風溼的抗體檢測,如類風溼因子定量檢測、抗環胍氨酸抗體(抗CCP)、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體(AKA)、抗RA33抗體等等,如果呈陽性,這個病基本可以確診。當然也有一些病例症狀明顯,而類風溼因子陰性,在排除其它疾病的基礎上仍要考慮這個疾病。也有一些情況,化驗結果呈陽性,而症狀不明顯,在排除其它疾病的基礎上,定期複查即可,暫不治療,密切觀察。
  2、早治療
  類風溼關節炎病情相對複雜,如不正規治療可出現關節畸形。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康復治療。除了服用緩解症狀的激素或非甾體抗炎藥外,最重要的是要長期堅持服用針對病因的藥物,也稱慢作用藥,即免疫抑制劑。這類藥物品種較多,配伍很講究,最好去正規的大醫院風溼科就診,有經驗的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選用最適合您的藥物。這類藥物臨床使用要求較高,有一定副作用,一定要在主治醫師指導下服用,不能擅自減、停,同時要定期化驗血常規、肝腎功等安全性指標。生物製劑是近十幾年新出現的靶向性治療藥物,效果顯著,副作用較少,但價格稍偏貴,經濟壓力較大的患者使用受到限制。中藥治療該病優勢較多,我們運用中西藥結合的辦法治療該病,許多類風溼都得到較好控制。一些早期或病情相對較輕的單純用中藥就可獲得非常理想的療效。

  嚴重關節損害時,手術治療也是一種選擇。當重要的大關節完全喪失功能時,可考慮外科手術置換人工關節。
  3、保持樂觀心態
  一旦確診該病,難免會產生緊張、苦悶情緒,但應認識到這種情緒是有害無益的。應積極去面對現實,不要恐懼,樹立戰略上藐視疾病、戰術上重視疾病的思想,以精神力量去消除痛苦、悲觀和失望。同時要儘可能多的瞭解和認識類風溼性關節炎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及其治療對策,和主治醫師配合好。
  4、防寒保暖
  注意保暖,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不穿溼衣、溼鞋、溼襪等,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夏季炎熱季節,不要貪涼受露、暴食冷飲等。
  5、適當鍛鍊
  堅持適當的關節鍛鍊。關節鍛鍊的目的在於維持關節的功能,避免關節變形。有益的鍛鍊不僅可以使關節周圍的肌肉更加有力,使關節得到更強的支援,而且可以使緊張的肌肉得到放鬆,緩解肌肉緊張造成的疼痛。急性期臥床休息可減輕症狀,緩解期可適當進行關節鍛鍊。關節鍛鍊可由床上到床下,由室內到室外,循序漸進,不能過量,以能夠耐受為度,不能操之過急,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取得明顯效果。
  大家定期關注這個“風溼健康家園”微信平臺,增加對風溼性疾病的認識和了解,更好的去配合醫生,我相信疾病一定能得到較好控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